第126页

第三章 使团(上)

高明辉一边貌似悠闲的与街道两边的熟人打着招呼,一边远远的吊着前面的呼庆一行。宋国使金团的正使赵友开,刚出京城没几天就病死了。等到了登州,道君皇帝又把两个副使马政、王瑰给招了回去,还收回准备带去的国书。现在宋人使节就以呼庆为尊。为了盯着呼庆,高明辉已经连续三天没睡懒觉了。

利用着行人、商铺做掩护,以防呼庆等人惊觉,高明辉把在早前实习时学到的一点盯梢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不过前面的几人,脚步匆匆,头也没回,径自进了岛上最大的客栈。

高明辉见呼庆一行回到驻地,也不再跟上去,向左一转,就进了客栈旁的一间铺子。在这岛上,他的身份并非职方司东北房的副主事,而是杭州陈家商号长生分号的二掌柜,商号主人的远房表亲。

进了铺子,随口嘱咐了店员几句——他们都是东北房成员,高明辉的手下——便向后走去。穿过有些的货摊,掀开一整张熊皮做的门帘,高明辉走进后院,拉了拉正屋大门旁的一根绳索。不一会儿,一个二十出头、长得像只猴子的年轻人从房里走了出来,他手里拿着本册子,身上还有一股浓重阴湿的泥土味道。

“黄二哥!”见那人出来,高明辉忙迎上去。

那人便是黄洋,两年前还在昌化管理港务,后得赵瑜青眼。调到了这里主持东北房的情报工作。他是高明辉在义学里地队正,现在又是东北房的主事,同窗加同事,两人关系算得上极亲近。

东海缺乏人才,尤其是职方司这种情报机构,不能从来投奔的人中招募,只能从义学的毕业生里挑选人手。这些新人。一般只要实习一年,就会被安排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不过。一般情况下,还是一老一少搭档的比较多,而让黄洋、高明辉这两个毛头小子领导一方情报,却是独此一例,也足见这东北房在职方司中的地位并不算高。

黄洋见高明辉早早地就一身穿戴整齐,皱眉道:“又去盯人了?……让下面的人去不就行了?”

高明辉嘻嘻而笑:“学到地东西不经常练一练,俺怕会忘掉。这岛上太平得很。难得有盯梢的机会……”

“太平?!”黄洋一哼:“马上就不太平了!”

高明辉惊道:“难道二哥你在下面听到了什么消息?”与这间商铺一墙之隔,便是岛上最大的客栈。这两间建筑在开埠便同时建起。在这商铺后院的正房之下,有一间密室,通过几根铜管,便可以窃听到客栈中几间上房里住客的对话。

黄洋刚刚从下面上来,手里拿着的正是窃听到的记录。

黄洋点头,把记录本递过去:“昨夜和今早,金国地副使李庆善几次询问从人。宋国的呼庆几天来。天天在镇子里闲逛,也是为了查探消息。……呼庆不是蠢货,李庆善也是个精细人,就算那个充门面的完颜撒睹,也都知道辽南这地儿不对劲了。”

高明辉撇了撇嘴:“苏州港正月时莫名其妙的烧掉了,来苏县也莫名其妙的烧掉了。使节团的船没处停,只能转道来长生岛,谁人不知道辽南这儿出事了!”

“是啊!”黄洋叹了口气,抱怨着:“苏州的来苏、怀化都被烧了,复州的永宁、德胜也被毁了,还有宁州地新安县,镇海府的平南县都在几天里被屠了城。不过一个月,辰州以南,穆州以西,辽南的三州一府。总共六个城池(注1)。几千户人家莫名其妙的都不见了踪影,金国在辽南的几个谋克也都完了。猪都知道这里出了事……那些家伙。下手也不知道轻一点!金人的南部都统现下在辽西与契丹对峙,脱不开身,但等金主收到消息,说不定便会大军南下!”

“这有什么办法?谁叫他们逼得太紧,装个盗匪连旗帜都不改地。我们东海向来睚眦必报。南女真来抢我们,我们当然得反杀回去。(注2)”高明辉说着,不由得摸起了耳朵:“说起来,那些天还真够冷的,脸上涂了厚厚的熊油,又套了双层皮袄,头盔里都垫了层狗皮,照样冻得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