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回台湾变得要往西边走了?!”
赵瑜哈哈一笑:“只是顺便绕个路罢了!”
“这路绕得可真够大的,都绕道扬子江了!”赵文指着船外:“二郎,你看看对面的那个岛,都过了扬州的小沙了(今扬中市),前面就是瓜洲渡,你还想绕道哪里去?江宁?!”
“这话没必要一天说三遍罢?”赵瑜摇头。“到了瓜洲渡看一看就回台湾。”
“这已是二郎你第三次这么说了,但我们现在离台湾还有几千里。”赵文悻悻说道,“瓜洲渡的宋军又有什么好看地。”
“我只是想看一看西军,他们也许是日后我军除女真人之外最大的敌人。百多年没打仗,河北禁军已经烂透了,东京禁军也就班直中的万多人还算得上战力,整个大宋。也只剩西军可堪一战。”
“能看到什么?”赵文摇头,“童贯乘的纲船能从润州沿运河直放杭州。就算过了大江。也不会下船,运兵船有什么好看的?”
“肯定会下船的。童贯带的是西军!那些关西人坐了一个月地船,不在润州休息两天,他们可没力气打仗!到了京口和瓜洲那里,正好可以见识一下西军的军势!”
半日后,赵瑜地车船已经来到瓜洲渡上。但大江之上,除了捕鱼的舢板外。就只有寥寥十余艘河船在摆渡。
“童贯怎么到现在还没到?!”赵文拿着望远镜梭巡江中。
“不,他已经全师过江了!”赵瑜放下望远镜,他在瓜洲对岸的京口渡中看到了纲船竟有数百之多,除了南下大军所乘船只,不会有别的来历。
“这么快!”赵文惊道。
童贯的确已经领兵渡江了。从前日,用了两天时间,十五万大军便陆续过江——南下时,他们便坐着船走得汴河。所以过江时不必上船下船,速度自是比正常情况要快上许多。
入了润州,童贯便立刻占了州衙为宣抚使行营。转眼之间,旧日如狼似虎的衙役胥吏被扫地出门,在衙门中进进出出的,是一群群看起来更加凶恶十倍地关西赤佬。
今日。在休整了两天后。童贯来到州衙大堂中,击鼓聚将,举行军议。这位当今朝中最为战功赫赫的宦官,如今的两浙、淮南宣抚使高居正中。置制使谭稹、都统制刘延庆列坐左右,其下各路统制、幕僚将佐肃然而立。静声屏气等待主帅发令。不过这临战前肃杀的气氛,却因童贯的一句话,彻底粉碎。
罢造作局……停花石纲……下罪己诏!
“罪己诏?!”州衙大堂中,传出一声惊叫,众将一片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