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页

楚质小心翼翼的端起了面前的茶盏,仔细一看,盏中茶水呈青白色,却有些糊状,异香扑鼻,看到待何涉与邵雍已经品尝了,楚质轻轻抿了一口,细细品味着,知道宋代煮茶时喜欢加入姜盐等佐料,所以在喝茶之前楚质心里也有了准备,决定就算茶水再怎么不合自己的口味,也要咽下去,免得失礼。

略显滚烫的茶水入喉,怪异味道如期而至,有苦有咸,不易察觉微皱了下眉,把茶水咽了下去,片刻之后,楚质只觉得舌尖充溢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一盏茶过,犹如饮琼浆玉液,使人飘飘欲仙啊。”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邵雍微眯着眼,轻笑说道:“品了济川的茶,三月不闻茶香,这如何是好?”

“哈哈,那你就在我家中住上三月即可。”何涉满面红润之色,笑着说道,没有什么比自己的茶艺得到承认更令人高兴的。

“住上三五日尚可,若是住得久了,岂不是惹人生厌,到时候让你扫地出门,那我颜面何存啊。”邵雍一脸正经说道,嘴角微微露出调笑之意。

“若是尧夫有此意思,那我是求之不得啊。”何涉轻松笑道,可是楚质却听得出来,这话没有半点虚情假意。

在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楚质似乎已经被人遗忘了,两个老朋友在那里谈天说地,谈话内容天文地理、经史子集、诗歌词赋无所不包,而且跳越性非常大,前一句还是诗经里的桃之夭夭,下一句也不知道谈到哪了,反正楚质听得如云似雾,基本没有听懂。

第三十一章 功课

越听下去,楚质就越感到自己学识之渺小,高山仰止的感觉也越发强烈,不过隐隐约约之间,楚质也听出两人对话有大半内容是围绕着易经讨论的,《河图》、《洛书》似乎也提及过好几次,什么日月星辰、文王八卦也是反复出现。

而且楚质也注意到一个细节,虽说是两人对话,不过聊到易经方面内容时,总是邵先生在说,何涉则露出受教的模样,丝毫没有争辩之意,从这点看来,在何涉的心中,邵先生是易学方面的权威,他的话不容质疑。

“尧夫,听闻你有意在洛阳安居,著书立言,却不知道是否有此事。”解决了一个学问上的争论,为了缓和一下气氛,何涉微笑询问道。

“洛阳山水秀丽,我深慕之,确实是有此打算,可惜洛阳乃王贵之地,居之不易啊。”邵雍轻轻笑道,眉定间露出一丝无奈。

“若是你真有此心,我们这些老朋友怎能袖手旁观。”何涉正容说道。

“济川,我们两个老朽只顾着闲聊,却把客人凉在一旁,这可不是待客之道啊。”似乎不想再谈这个话题,邵雍瞥了眼还在正襟危坐的楚质,微笑着说道。

“能聆听两位长者教诲,受益匪浅,是学生之幸。”见话茬扯到了自己身上,楚质连忙表态,这可是真心实意的,人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话非常在理,虽然刚才听了半天,没有明白多少,可是楚质却硬是把两人所说的话记了下来,回去之后与书本一对,细细理解,自然会豁然贯通,这要比死读书强多了,听人家数十年的经验,要比自己琢磨容易得多。

“楚质,刚才邵先生所言,你听明白了多少?”看见楚质坐了半天,却没有骄躁不耐之意,何涉心里暗暗满意,脸上不动声色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