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质……,以前怎么没想到。”曹佾喃喃自语,轻笑了起来,举目辨别方向,迈步向皇城前方的官署集中地走去,脑中思绪万千,定亲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仔细思量……
看着曹佾消失的身影,曹怡侧身朝曹雅馨微笑说道:“馨儿,这下子该放心了吧。”
曹雅馨娇羞垂头,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眨了下眼睛,柔声说道:“姑姑,他……,朝廷赐官授职已经过去好久,那些进士差不多都起程赴任,却不知道他的事情,朝廷是否已经商议妥当了。”
“他的什么事情?”曹怡迷惑说道,似乎并不清楚曹雅馨在说些什么。
“姑姑,朝廷赐予新科进士官职之日,却不知因为何故,唯独漏了楚公子,差不多半个月了,依然没有见任何的动静。”曹媛轻声解释道。
“居然有这事。”曹怡皱眉说道,居于深宫之中,为了避嫌,她从来不刻意打听朝中的事情,自然不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过与这事相比,曹怡似乎更加关心另外的事情。
“你们不说我还忘了。”曹怡蛾眉微蹙:“如果馨儿和楚家小郎成亲,且不说时间是否来得及,他还要到地方为官赴任,长途跋涉的,若是到个穷乡僻壤的地方,馨儿如何能跟去受苦,要是因水土不服染上什么不适,那该如何是好。”
“那求官家赐他个京官好了。”曹雅馨下意识的脱口而出。
“你倒是懂得顺水推舟,问题是朝廷规矩如此,新科进士必先任职于州县,了解民间疾苦,岂能轻易破例,况且宰相起于州部,若不经此一步,以后岂有什么前程可言。”曹怡微笑说道:“而且按你所言,赐官授职之日,既然漏了他,其中肯定有什么原因,朝廷如此行事,自然有其用意。”
“能有什么用意,听父亲说,那是张家在借口生事。”曹雅馨愤然说道。
“张家……”曹轻轻怡喃声,想到宫中觊觎皇后宝座的张贵妃,她心里也有几分不悦之意,柳眉微皱,轻声道:“此事具体经过是如何的,且详细道来。”
“馨儿也不清楚,听父亲说,事情似乎与范仲淹有什么联系。”曹雅馨迷惑道:“真是弄不明白,楚公子与范仲淹素不相识,两人怎么扯上关系了。”
“怎么反而越听越糊涂了。”曹怡摇头笑道:“媛儿,你可知其中详情?”
“了解一些。”曹媛微笑道:“听闻官家有意召范相回京……”
身为皇后,经常耳濡目染,对于朝廷大臣之间明争暗斗的伎俩自然不会陌生,随意听了几句,曹怡立即明白怎么回事,听闻范仲淹错过这次回京的机会,心中却没有丝毫惋惜之意,毕竟范仲淹在庆历年间的改革,也直接损害了曹家的利益,固然曹怡心中暗暗佩服范仲淹的胸襟抱负,但是在政治上绝对不会予以支持。
“原来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此事你们也不必着急,以官家的性子,想必现在已经开始安排了吧。”曹怡轻笑道。
毕竟是服侍赵祯多年,曹怡果然没有猜测错误,此时在御书房中,天子赵祯手里拿起一本奏折,心中又开始迟疑不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