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为百姓安家落户是下官的责任所在,下官怎能漠然置之。”楚质微笑道:“只是夏税还未征收,县衙之内也无余钱,如果雇用匠人建筑房屋,花费颇多,还不如请流民帮工来得实惠。”
停顿了下,楚质继续说道:“建房确实供他们所用,但是并非他们的本意,而是下官让他们为之,相当于下官雇用了他们,这时候他们已经不是流民,而是下官雇用的工人,自然要付工钱,这应该没有什么不妥。”
“那房屋建好之后呢。”有人问道。
“之后的事情,我可管不着。”楚质轻笑道,只要身上有足够的钱,谁愿意在城外住房下,那自然不再是流民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 应对
在场的官员有人深谙这个道理,有人似懂非懂,有人干脆糊里糊涂,只觉得楚质纯粹多此一举,既然有心帮助,直接发钱下去就行了,何必转几个弯子,却不知人活一张脸,只要自身有能力,谁愿意靠别人人施舍度日。
而且古代民风还比较纯朴,能心安理得享受嗟来之食的怕是没有几个,当然天性懒惫之徒自然另当别论,烂泥总是扶不上墙的,然而城外的是流民百姓,而不是乞丐,或许不理解什么叫做自尊之心的概念,但是羞耻感觉还是有的,懂得靠自己双手养活自己和家人,总要比接受别人的接济强。
各位官员发言完毕,目光看向范仲淹,不管出的主意是否可行,或者有什么疏漏的地方,都要经过范仲淹的赞成或补充,不然也没有实行的可能。
范仲淹沉默不语,炯炯有神的眼睛泛出思索之色,考虑片刻,才缓声道:“旱情严重,放粮赈灾势在必行,事急从权,不必等朝廷之令了,顾通判,此事由你负责。”
顾通判轻轻点头,其实放粮救灾之事,除非是官员谎报灾情以中饱私囊,不然朝廷肯定会允许的,提前行事也不见得要负上什么责任,不然他也不会出这个主意了。
针对各官员提出来的建议,范仲淹轻声点评起来,或者点头赞许,或者加以拾缺补漏,或者予以否决,态度温和,让众人有如沐春风之感,就算自己的主意没有被采纳,心中却丝毫没有怨念。
“张知县,明日你带着几精通水利的官吏,到杭州各县查视。”范仲淹说道,显然是同意了张元善刚才的提议。
“下官遵令。”张元善起身拱手道,心中有几分兴奋,要是自己的主意行之有效,功劳肯定是少不了的,既能安抚地方百姓,又能得到政绩,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当张元善坐下时,其他官员露出专注之色,刚才范仲淹与楚质的对话让他们似乎明白,但又迷惑不解的,如今该揭开谜底了吧。
“嗯,先这样吧。”沉吟了下,范仲淹开口说道:“希望诸官齐心协力,帮百姓渡过灾荒,保地方之安宁。”
“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在场的官员立即起身齐声说道,随之非常识趣的告退而去,走回身走了几步,却听范仲淹说道:“楚知县暂且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