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众人议论之声,楚质心里有些许的得意,却听范仲淹轻声说道:“楚知县,你不是说已将西湖疏通,保证行船可畅通无阻的行驶,如今前方却有异物阻拦去路,你有何解释。”
不等楚质回答,却听旁人忽然叫道:“板上还有人,在招手向我们示意呢。”
说话之时,行船慢慢减速,而船上众人也看依稀清楚了那是何物,反而更加惊讶起来,却见平静无波的湖心处,飘浮着一块……木板,说是木板或者不怎么准确,主要是这块木板实在是太大了,呈长方形,横有十三四米,纵三十余米,不时随着波浪轻微浮动,浮板之上的确有人,而且还不少,居然还有桌椅板凳之物,见到行船上的官员,连连挥手不已。
过了片刻,船只慢慢停靠在浮板边沿,有性子之人连忙跳下船去,仔细打量着脚下这块如同平地似的浮板,这才发现其中的奥秘,原来这是由许多同样大小的小舟并连在一起,再用木板钉拼而成的。
不多时,船上的官员都坐在浮板上的桌椅上,悠然自得的品着甘甜清香的茶汤,因为除了少数几个名士大儒,其他人没有这个资格坐在这里,享受着这份特权,心情自然格外的愉悦,得知这是楚质的主意,口中立时赞叹不绝:“巧思、人才。”
谦虚了片刻,见到湖心处来船也差不多齐了,楚质请示之后,轻轻挥手,衙役接到指令,即刻敲起了大鼓,鼓声响彻云霄,众人还不知为何敲鼓时,只见远处湖水腾波,几条龙舟如离弦箭,似翔跃鱼,直奔这里而来。
眼睛锐利之人这时才发现,在浮板的前不远处的湖水中,立着一条长竿,上面还悬挂着锦彩,心中顿时明白这些龙舟是要夺锦争标了。
明白怎么回事,伴随着锣响鼓鸣,管骤板急,停立在浮板四边的船舟上之人,纷纷以春雷般的欢呼给湖内竞渡争标的龙舟鼓劲,棹橹如飞,水中万鼓起潜螭,就在顷刻之间,几条龙舟似箭般驶来。
近了,众人清楚的看见划着龙舟的是一群光赤上身的壮实汉子,只见他们口中发出整齐的号子,双臂撑桨,猛然用力来回使劲,凝结的汗珠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烁着光芒,这是力与美的结合,让人看得心神摇曳,精神亢奋不已。
转瞬之间,几条龙舟已到标竿之前,船头为首之人,轻躬身躯,眼睛凝视前方锦彩,双手欲试待发,而且靠前两舟,迅速一致,并排前进,根本分不出谁快谁慢来,这个时候谁能争标成功,那就看夺锦这人的技术与反应了。
瞬息,龙舟掠过标竿,锦彩消失不见,胜者为左边龙舟,并排而行,左边夺标之人伸的是右手,而右边之人伸的是左手,确实占了些便宜,夺标成功,龙舟并没有就止停下,而是直接奔驶向远处水域,直到消失不见。
龙舟远去,但鼓声却没有停息,而经过衙役书吏们的调度,前来看热闹的船只也纷纷占据了靠近浮板的位置,大船抛锚,小舟停桨,议论着这场才开始就结束的龙舟争标赛,人人都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当然,这样的盛会,安排的表演肯定不止这个而已,也不知是谁率先发现的,指着两艘悄然出现的高桅大船道:“快看,那里。”只见两船船桅之上,用一条碗口粗的牛筋绳索连在一起,绳索紧绷,好像还悬挂有一些奇怪的小木板。
“我见过,那就是水秋千。”
近段时间来,经某些人的推波助澜,对于水秋千,众人还是有耳闻的,有些人还亲身经历过其中滋味,现在回想起来,感觉脑袋还有些晕眩。
“有人爬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