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听长贵胡扯。”楚质笑了笑,伸手指着盐田示意,轻声说道:“主簿还没看明白吗,这盐就是如此得来的啊。”
怎么得来?刘仁之迷惑的看着眼前情况,一条长长的堤坝把盐田围了起来,任海水浪潮在外惊涛拍岸,坡度较高的部分,也就是他们如今站立的地方,貌似均匀的铺着一层盐粒,而倾斜朝下的地方,似乎还有些潮水,水质浑浊,白茫茫的好像是……盐。
“该死,好端端的,你们怎么样盐沾水了。”刘仁之愤然叫道,急忙跑了过去,想予以补救,忽然又惊愣起来。
楚质走来笑道:“主簿,怎样,可看得明白。”
“似懂非懂,糊里糊涂。”刘仁之说道,低头看着低下的一滩潮水,海风刮过,仅片刻时间是,居然变成了薄薄的一层盐粒。
“如此,我就让你看个明白。”楚质笑道,拉着刘仁之走出盐田之外,朝长贵稍微示意,忽然堤坝缺开一角,潮水争相涌进,片刻就把盐田淹没,还未等刘仁之反应过来,跺足心痛,堤坝缺口又迅速堵塞,一层潮水就留在盐田之内。
“大人这是何意?”刘仁之厉声问道,在为满地的盐粒痛惜。
“不用可惜。”楚质微笑道:“等三日之后,潮水干透,又是满地盐块,而且比刚才的还要多出一层来。”
“这怎么……”忽然止声,把可能二字吞回肚子,刘仁之呆呆着看着盐田,想象一下过程,只觉思绪混乱,脑袋胀得发痛。
“还是想不清楚?”楚质微笑说道:“本官问你,盐是怎么得来的?”
“炭薪煎煮海潮……”刘仁之立即脱口回答,在沿海地区肯定是这个方法,如果是内陆的话,有盐井盐池之类的特殊环境,直接开挖就可。
“海潮干而淅盐。”楚质笑道:“既然如此,何必要用炭火煎煮,须知天地本就是一个烘炉,连江河之水也能晒干,区区一片潮水自然不在话下。”
“果然……”眯眼抬头感受灼热的阳光,刘仁之幡然醒悟,心中大受震动,转身看向楚质,其中崇拜敬佩之意毫不掩饰:“大人之智,堪比孔明。”
这个时候,市井之中已经有三国话本的雏形,诸葛亮多智近乎妖的聪明形象,经过说书人的慢慢完善,也逐渐得到世人所知,刘仁之这是有感而发啊。
“哪里,日夜深思,偶有所得罢了。”楚质谦虚道,别的功劳可以推,但是这个足以留名青史的壮举一定要归于名下,十一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改变中国科技史上的进程,具体里程碑式的意义……想想就让人心情爽快。
“只要大人将此法上奏朝廷,陛下一定会大肆嘉奖。”刘仁之欣喜道,说不定自己也能从中沾点光,不耗人力、炭薪便能晒出盐来,大宋沿海十几州,能开辟出多少个盐场,其中利润之丰豫,简直不可想象,光是这个功劳,封侯拜相怕是不怎么可能,但越级提拔,授予散官章服那是必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