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页

顾及范仲淹在旁,注意风度,王安石最终没有骂出口,怒气冲冲道:“其心可诛。”

此时的王安石,才三十岁而已,未经官场沉浮,青年气盛,抱负不凡,对此情况自然痛恨不已。

望着王安石,范仲淹不动声色,你是在寻思对策,其实心中却暗暗感叹,与自己当年是多么的相似,觉得世间一切,不是黑的便是白的,然而要想成为宰执之臣,却要有雍容大度,必须从全方位考虑事情,黑、白之外,还有千万种色彩。

不过范仲淹却没有告诉王安石,因为没有与之相应的经历,就是听别人说了,自己也不会理解,当年的范仲淹也是经过几起几落之后,在名相王曾的提醒下,才明白此理,完成了一次伟大蜕变,从此走上忘身许国的道路。

悠悠回思当年往事,良久,范仲淹回过神来,望了眼底下,众人还眼巴巴的等待他的决断呢,不由自嘲而笑,果真是年纪大了,总喜欢回忆。

“阳春三月,气温适宜,正合出郊游宴。”范仲淹淡声道:“张知县,以老夫名义,邀请城中各位士绅商贾,于明日赴宝林山观景游聚。”

须臾,消息传遍杭州城,一些不知时事的士子倒是很兴奋,期待,不过本该会有几分惶恐的士绅却显得十分淡定,接到请柬之后,纷纷表示定然赴约前去。

宝林山,位于杭州城外,其名不显,但是山上有座飞来峰,却是闻名天下,相传是从山东琅琊郡飞来,又名灵鹫峰,峰上有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常年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是欣赏奇山怪石的好去处。

不仅如此,宝林山中还有许多名寺,有隋朝古刹法镜寺,往西南行,又有比法镜寺晚两年修建的法净寺和五代吴越始建的法喜寺,此外,还有大名鼎鼎的灵隐寺,那可是游人香客必会前往之地。

行走在山间,真可谓是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秀丽绝伦,怪石嵯峨,古树繁茂,加上天气风和日丽,慢步其中,登高望远,令人心旷神怡。

清晨,在一帮文人士子,乡绅商贾的簇拥下,范仲淹一行浩浩荡荡,由杭州城北门出发,直奔宝林山而去,期间队伍不断扩大,有许多闻讯赶来,或许途中偶遇的,纷纷加入当中去。

来到山下,已有一群和尚在此等候,却是各大寺院的迎客僧,且不说范仲淹与各寺观的方丈主持交好,就是为了争香火油钱,扩大寺院知名度,他们也得乖乖跑来,不然一大批权贵信徒让对手拉走了,以后不要说西北风了,恐怕连灰尘也不见一粒。

想到这里,一群或肥头大耳,笑容可掬,或骨瘦精奇,红光满面的知客僧纷纷对视一眼,火花四溅,才瞄见范仲淹一行身影,便急步迎了去,一脸灿烂祥和的笑容,热情洋溢的表示自己是受了方丈主持之托,前来迎接各位贵客,望请移步前往……

到底是沉浸于此道的专业人才,就是为了抢客拉生意,也显得那么婉转,使人如沐春风,进退有度,不至于表现太过盛情,让人反感。

以上纯属楚质腹诽,没有信仰的家伙是不会明白信众们的心理,见到高僧大德盛情相邀,待会说不定能与之近距离会面,不少人心中激动兴奋,幸好还有几分清醒,知道做主的不是自己,纷纷看向范仲淹。

该怎么走,途经何条路线,还真不好取舍,如果真是前来游山玩水,无论是曲折迂回,还是重复再走,都不是问题,可是如今重责在身,却是不能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