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没有任何好处,起码人走了,我们以后不用再受折腾。”
“嘘,噤声,有事回去再说。”
脸上浮现不知真心还是假意的笑容,一帮衣饰华丽的士绅商贾纷纷拥上前去,随波逐流,与众人一齐恭喜范仲淹,心中却恨得咬牙切齿,几经辛苦,才打通内宫门路,心痛地舍下了重金,终于达成目的,然而他们却没有多少喜悦。
毕竟,按照他们的本意,自己花了钱,是希望看到对方悲惨遭遇的,不过事已至此,只有打落牙齿和血吞,却要装做欢呼雀跃模样,再是难为他们了,想到疏通关节送出的厚礼,不少人伤悲流泪。
其实,和官衙要借的钱粮相比,送出的礼物价值却也差不了多少,也不是他们脑残,恨范仲淹入骨,故意要与之作对,而是迫不得已。
范仲淹到任以后,又是赈灾,又是修堤,确实是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问题在于,出钱出粮的却是他们,偶尔为之也就罢了,士绅还可以接受,可是这种事情却一而再,再而三,已经越过他们的心理底线。
你自命清高,不与之同流合污,可以;你想惩恶扬善,造福百姓,那更加没有问题,但一切的前提必然是,不触犯他们的利益。
不要小瞧任何地方的士绅商贾,他们的能量,或许不能动摇王朝根基,但是想对付一个官员还是绰绰有余的,特别是范仲淹知交固然满天下,但是得罪的人也不少,同仇敌忾,很容易形成合流。
一切很顺利,听说要对付范仲淹,许多关节不攻自破,给予极大的方便,但是结果怎么却截然不同呢,暗骂吕太监活该断子绝孙。
士绅愤然,可是张元善的脸色却也不怎么喜悦,口中反而有几分愁苦,毕竟范仲淹离任,怕贷借策略也随之烟散,多日努力忽成白费,怎么高兴得起来。
来得不是时候啊,欣喜之意慢慢过去,参与青苗钱计划的几人脑中浮现同样的念头。
微微苦笑,范仲淹心中轻叹,说是朝廷急告,可是从落印却能知道这是出自皇帝的旨意,怕是不能推辞了。
“为范公饯行,祝范公体泰安康,早归中枢,济世安邦,含泽万民。”宴会到了此时,却是气氛最为浓烈的时刻,众人纷纷上前敬酒、祝愿。
欢庆的时候,总是察觉不到时光的流逝,渐渐地,已是夕阳西下,灯烛燃起,宴席却未曾散去,但也接近了尾声。
受到众人接连不断的敬酒,范仲淹面色红润,显然也有几分醉意,在随从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向众人告罪,退席回衙,微微对望,楚质与张元善也悄然追了上去,范仲淹似乎也料到他们会跟上来,在随从的搀扶下,走到官轿处便停了下来。
“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