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

天唐[校对版] 格鱼 970 字 2023-03-15

“贤婿啊,李太白名满天下,诗情豪放,怕是无人能及。贤婿准备如何应对?”崔琚皱眉问道。

张瑄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崔颖已经抢先笑道,“父亲,李白固然是诗中仙,但张郎才情亦不输于他……郎君,怕他作甚?就跟他较量一番,纵然略有所失又有何妨。”

崔焕连连点头附和,“然也。兄长出口成章,文采冠绝,不必太过怯场。索性跟李白斗一斗,让天下人看看兄长的才华!”

张瑄轻轻笑了笑,摇摇头道,“不,我不准备回应他。”

“倒也不是我怕了他,只是现在诸事杂多,没有时间亦没有精力去应酬这种事情。”

李白去大将军府下了相当于战书的斗诗帖,没有得到张瑄的回应。

不过,李白第二日又去,虽然没有见到张瑄,却还是又倔强地送上了第二份斗诗帖。

一连几日,无论李白怎么执着,张瑄都丝毫不加回应。

不过,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长安城,引起了不少流言蜚语。

有人说张瑄畏惧了李白的才名,不敢与李白当面斗诗;也有人说张瑄虚有其名,生怕在李白这个大诗才面前露陷出丑。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总之,舆论呈现出一边倒的姿态。

也难怪,李白的名气真的是太大了,大到一个让人没有争议的程度。与李白相比,张瑄顶多是一个后起之秀,仅此而已。

只是无论城里城外、宫里宫外议论如何纷纭,张瑄总是稳坐钓鱼台,不做任何回应,保持着异样的沉默。

在上元节之前,依旧是上午进宫协助太子理政,下午坐镇大将军府,处理两卫军务。间或去京兆府衙门巡视一番,以履行职责。

张瑄沉默不加回应,但宫里的杨玉环却有些忿忿不平了。

杨玉环承认李白有大才,但她同样坚信,张瑄的才华才气才情绝对不会输于李白。而且,李白只是一介布衣士子,除了会吟诗作对之外一无所长,但张瑄却几乎是文韬武略无所不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