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英明,臣等遵旨!”杨国忠和公孙良率满朝文武大臣山呼万岁,只是这山呼万岁声远远不若在朝堂之上有底气,多少有些有气无力,中气不足。
李豫俯身下去,心里却大为失望。
本来在李豫看来,张瑄的十几万勤王大军都已经准备开进关中了,这一趟逃离长安奔赴灵州躲避的闹剧就该宣告结束,李亨本该率军即刻返回长安。
但他的这个父皇终归还是太过怯懦了一些,他还是有些担心张瑄会挡不住安禄山的叛军,决心还是去灵武安心等候。
反正灵州已经成为整个平叛的大后方,只要朝廷兵马不至于全军覆没,安禄山的叛军就打不到灵州去。灵州,是相对最安全的地方。
李豫心里暗叹,摇了摇头,心里却是拿定了一个主意。
一念及此,他突然出班大声道,“父皇,儿臣亦曾修习兵书战策,善弓马骑射,当国难之际,儿臣想率一军赶赴前线,为国效力,还请父皇恩准。”
第372章 颜真卿被逼出战
李亨一怔,他有些不可思议地凝视着自己这个长子,良久沉默不语。
他匆匆逃离长安,也没忘了把李豫带出长安,而却同意了建宁王李倓留守长安的请求。由此,说明在潜意识里,在他的这两个儿子中,李亨其实还是无形中倾向于李豫的。
对于李豫,他更加看重。
这一点,可能李亨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李亨没有想到,李豫竟然要主动赶赴潼关前线,号称要为国效力,抵抗叛军。
他的这两个儿子,一个悍不畏死留守长安,一个临危不惧要赶赴国难,按说应该是值得欣慰的事情。但对于李亨来说,这却是迂腐之极。
李亨皱了皱眉,正要拒绝,却见李豫大礼参拜在地,慨然道,“儿臣当代替父皇赶赴前线,提振我军将士士气,不让叛军专美于前!”
“请父皇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