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兵士抢掠之事发生?”袁尚不确定地问道。但心里却隐隐猜到一些。青州兵是黄巾贼寇出身,虽然经过训练,但一身匪气不是一时半会改得了的。
果然,郑玄愤怒地说道:“昨夜跟今早,公子手下兵卒抢掠了西市一众商铺跟民宅。!”
有些事袁尚不好说,郭嘉赶紧出来打圆场,“先生不知,我家公子一直忙于处理战后一干军政事务,现今才进的城,根本不知有兵卒抢掠百姓的事。”
“袁公子可能不知,但冀州军治军如此吗?”郑玄依旧不依不饶。
袁尚心道,还真给你说对了。袁绍的军队向来不太强调不许兵卒抢掠扰民。除了训练跟战时严守号令,其余发生的一些抢掠都不算违背军法。
这其实也是有时代背景的,这时除了招募的精壮军士能得到一些财货,其余兵员大都是强行征召而来,那些兵士平时是得不到钱粮分发的,只有征战时抢掠敌方民众获得财物,或是靠军功得到封赏。不然就是战死也得不到半点抚恤。
一些将领为了激励士气,就纵容兵士抢掠,甚至许诺屠城烧杀,以缓解兵卒征战时的压抑情绪。这时期的西凉军就是如此。
袁绍军虽然没有西凉军那么暴虐,但抢夺财货的事并不少见。袁尚领军来,让一众将领适当约束军纪,也很少出现这种事情。但黄巾军归附不久,本性难改。
郭嘉思路急转,“先生可能知道,我家主公新近收降了青州黄巾,剿灭了这个为害州郡的毒瘤,然其归降的黄巾兵卒抢掠恶习一时难改,这怨不得我家公子。”
郑玄知道,袁尚确实为青州的安定做了件好事,但他是非分明,容不得半点丑恶。
跟在郑玄身后,一个三叔出头,方脸上留着短须的文士站出来给郑玄解围,“我家老师也没有别的意思,只盼公子能约束军士,给临淄百姓一个交代。”
袁尚看他气质非凡,拱手问道:“先生何人?”
“在下乐安国渊,国子尼。”
这个人袁尚知道,是历史上魏国有名的能臣,曹魏大规模屯田就是他主持的。“原来是子尼先生,诸位且跟我去刺史府中等候,尚必定立即查处主事人。”
郑玄看目的达到,嗯了一声,领着弟子跟袁尚去了刺史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