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前次攻击敌军已经识破咱们的虚阵,他们一定在想破阵之法。咱们应当结成圆阵防住敌军的进击,待敌锐气破去后再行反击!”贾诩建议道。
“不对,敌军被水攻后士气低落,也仅能勉强地组织进攻,一旦他们进入阵中,我布的这玄襄阵立即变化,势必将他们困住。皆时他们肯定士气崩溃!”李儒说道。他对自己布的战阵十分自信。
“李先生,曹操的兖州军还有袁尚的青州军都不是乌合之众,要是换做杨奉、樊稠这法子十分妥当。可是面对兖州、青州两支精兵变数就大了,须知古时名将皆是临战布阵,随战破阵的!”贾诩反驳道。
“唉,能全面击败曹操袁尚那些人最好了,否则抓到皇帝也过得不安生。”李傕说道,他显然支撑李儒所谓一举破敌的想法。
“那是,那是。”郭汜也奸笑着附和道:“咱们李先生设的另一道奇策也该生效了吧?说不定一会后曹操那些人立时崩溃了。”
贾诩心里一紧,这用囤积洛水,以水攻击洛阳是他出的主意。一来即使他不说李儒也会想到这个法子。二来他相信曹操袁尚等人能在洛水的涨幅中看出破绽。可是他想不到李儒顺着水攻之计提出另一条计策。
洛阳城北,北邙山。
北邙山位于洛阳北,黄河南岸,是秦岭山脉的余脉,崤山支脉。北邙山山势雄伟,水深土厚,伊、洛之水自西而东贯洛阳城而过。立墓于此,即圆了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的风水之说。因此邙山被视为殡葬安冢的风水宝地。历史上王侯公卿多有选墓地于此,像秦相吕不韦之墓、汉光武帝刘秀之原陵皆在北邙山脉。
此时从黄河小平津关到北邙山脉,有一支五千多人西凉军精兵正在急行军。为首一将是李傕侄子李利,旁边还有李傕的部将李蒙、王方两人。
这一股西凉军精兵翻越北邙山,来到靠近洛阳一面的密林潜伏下。李利带着李蒙、王方两将居高临下,观望着山腰上一支人马。
“王方将军,那就是皇帝的队伍了吧?否则不会有那些女子来来回回。”李利问道。
“错不了,皇帝很可能就在中间那个营帐,而看这些兵卒的旗号应当是杨奉、樊稠人的。咱们切忌不可恋战,抓住皇帝后就撤退。”王方说道。
李蒙也答应一声,说道:“我来牵制住杨奉樊稠的兵马,你们两人去抢回皇帝!”
三人再商量一阵就让兵卒们吃了顿干粮,做了最后的休息。
一刻钟后,山上喊杀声四起,五千多西凉精兵依仗地势冲杀向半山腰的联军营地。而这一处营地正是刘协和杨奉、樊稠避难所在。
杨奉、樊稠两军因为在洛阳城中营地里屯驻,所以撤退迟了些,被大水冲散了近三分之一的兵马。他们好不容易逃到北邙山一段的半山腰避难,这时他们都有劫后余生之感,虽然前方皇甫嵩等人正在激战,但他们却没有什么防备。结果李利这支西凉精兵一出现,樊稠、杨奉所部兵卒哄然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