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糜竺心中暗自留意,甄家也是袁尚姻亲,而且甄家小姐和万年公主同为袁尚正妻。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此时商业经营比较单调,糜甄两家不少产业是相同的。虽然短时间内糜家不太可能将手伸到河北,但在青州一地两家利益起冲突的可能还是有的。而且糜家经历两次徐州战乱,家业多受损伤,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如今急需在袁尚的青州大肆扩张,恢复元气后再做图谋。
袁尚点点头,说道:“不瞒先生,青州一些有利可图的产业,诸如盐业的贩卖运输,酿酒卖酒,都已经让甄家做了。”
糜竺低下头去沉思一阵,“公子的意思我明白,不过请容许我糜家正当地竞争,公子只需不偏不倚就行。”
“在下一定会不偏不倚。”袁尚笑了笑,他就怕糜家提出不合理要求,但是还是要给糜家一些甜头的,于是说道:“北海历经多年黄巾贼乱,如今还多有无主之地,先生可在下密县挑选一些农地,算是我给浣小姐的嫁妆。”
糜竺心中一动,一个县的无主之地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但袁尚此举是做一个姿态。于是他也不推辞,将此事答应下来。
“我知道除了徐州官家工匠外,糜家佃户家丁中也有不少能工巧匠吧,不知可能建造海船?”袁尚再问道。
“糜家所属海船皆是自家打造,只要用料充足,不难打造。”糜竺答道,“公子是想打造海船?可是如今去徐州去不得了,不过贩运货物于青、扬之间还是可以的。”
袁尚眼前一亮,如果能沟通青州和扬州之间的海运,那利润还是很丰厚的。于是他将打造船队,运输往来青州、幽州、扬州的想法跟糜竺说了。
糜竺会意一笑,“就是公子不说在下也会组织船队到扬州去,否则难以恢复家业。”
“先生此举我定大力支持,只是想请先生帮留意扬州方面的情况。将来如有需要我会征用糜家的船队。”袁尚说道。
糜竺知道这是给袁尚在扬州做探子,但伴随商贸往来,打听一些消息,安插一些细作还是不成问题的,于是他爽快地答应下来。
最后,袁尚露出淡淡笑意,“糜芳现今统领着陶使君的那支丹阳兵……”
糜竺暗道袁尚果然不会平白送与这么多好处,于是答道:“我先让糜芳将那三千丹阳兵变成我自家族兵,再让糜芳带领他们并入青州军中。”
袁尚露出满意的笑容,“也好,让二哥来军中任职。不过那些丹阳兵的家眷多在扬州丹阳吧,出海时不妨接来青州安置,随便再招募一批丹阳的兵卒。”
“在下会留意的。”
袁尚转念一想,觉得糜芳只是个平庸之人,将这么一支精兵交给他实在发挥不出作用,突然间他想起糜家族兵中那个糜维。
“大兄,你们家中族兵那个糜维的,他颇为英勇,屡次立功,不如让他做二哥的副将。”袁尚建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