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思、显甫,你们也是一州之长官了,且说说看该不该征讨曹操,又该怎么征讨曹操。”袁绍问道。
袁谭早就跟辛评通好气,准备趁着战事挣立军功,再以此声望胁迫袁绍立继承人。于是他答道:“曹操那厮显然是挑衅父亲的威信,如不征讨岂不是示敌以弱。如此不过两三年,天下豪杰都会改投曹操而疏远父亲。”
说着袁谭站起身,激愤道:“只要父亲下令,我立即率部为先锋,直取濮阳,再下陈留!”
袁绍高兴地点点头,“显思经过在幽州的历练已然果敢了许多。”
袁尚知道袁绍心中恨不能立即灭掉闹事的曹操,如此他再力劝也不能改变袁绍的决定,只会引发他的恶感。像历史上田丰稳妥的策略也是正确的,但袁绍失败后不但不悔改,反而因不听从田丰正确策略,而将他杀掉。由此可见袁绍是个极重面子的人,如果自己加入田丰他们劝阻,要是决战得胜还好,万一失利还会引起袁绍的嫌恶。
更重要的是,袁尚知道曹操不是楚昭王,以他的才干还有手下众多人才的辅佐,疲敌之策能不能奏效实在是个疑问。袁家要施行疲敌之策,倚重的是骑兵,但曹操兼并匈奴於夫罗跟西凉军阀后,骑兵数目虽然不如河北,却也不至于一味挨打。
袁尚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元皓先生、公与先生说的是极为稳妥之策略,如此我军稳守河北即可坐观天下之变。我军要是施用疲敌之计,所依仗乃精锐骑兵,但要是吕布也归附,曹操手下精骑同样不可小窥,如此疲敌能不能凑效尚存疑虑。再则,咱们休养生息,曹操也在休养生息,如此三五年后双方实力还是一样。所以正南先生说的速战速决也未免不可。”
田丰有些惊讶地看着袁尚,在他看来袁尚应当可以看出休养生息才是上策,但袁尚的决定让他十分吃惊。审配则是一副早就知晓的神情,因为前两日他们会面时曾经商讨过此事,袁尚让他跟逢纪两人看时机顺着袁绍的意思去说。
田丰知道袁尚这么说肯定有他的道理,于是问道:“即便如此,我军可出多少兵马决战?所需钱粮又如何筹集?要知道此时库府中积蓄可是不足以支撑多久的。”
袁尚解释道:“咱们缺钱少粮,难道曹操就不缺吗?看似他新近占据了盛产粮食的徐州,但是徐州库府多被迁移洗劫,他能得到的并不多。徐州百姓人丁饱受战祸多有逃亡,曹操能得到的人丁也不多。此外他还要分兵把守,防备陶谦余党复返。曹操本就兵少,又不得不分兵,我军只要集中攻击一点,必能逼迫曹操军决战。只要再联络其他豪强共同举兵,即使不能攻占兖州豫州全境,也能极大消耗曹操军主力,并占据河水要害。如此再派几员大将深入敌境施行疲敌之策,曹操不攻自破。”
“说得好!但显甫你可有解决粮草的法子?”袁绍满意地问道。
袁尚看看在座的众人,说道:“诸位大人都是才智之辈,父亲且听听他们的有何见解。”
审配、辛评等人一时哪能想出什么快速解决粮食的办法。
沮授见袁绍已经决定征讨曹操,再劝也没有效果,他只能帮袁绍谋划详尽力求取胜,于是他说道:“今冬发动河北尽可能播种冬麦,来年夏初收割,届时出兵兖州。即便战事持久,两三月后春麦也可以收割了,我军可避免断粮的危机。”
袁绍拍掌赞道:“公与果然善于谋划,如此困扰我军的粮草事宜迎刃而解。”
沮授看看众人,再建议道:“官家库府存粮虽然不多,但据在下探查,众多士族大家确是多有余粮,主公可以效仿当初三公子施行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