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页

第211章 火烧

乌林水寨。

袁尚也在跟一众文武商议部署防务,蔡瑁小心奕奕地汇报水寨跟水军的情况,上次若不是袁尚派有另一支船队策应,蔡瑁必定败得很惨。而且有了甘宁的巴蜀水军,蔡瑁张允的地位也大不如前。

“报!南岸有人来归降,自称是郭军师和刘军师的旧识。”传令官禀报道。

“哦!”袁尚好奇起来,立即让兵卒将人带上。

过了一阵,一个三十年纪的青年文士被带上,在众人目光下他显得神情自若,一派潇洒淡定。

“颍川人徐庶,见过大将军!”那个青年文士行礼道。

“徐庶!”袁尚一阵惊讶。

徐庶又看向了一旁的郭嘉跟刘晔,“奉孝兄,子扬兄,经年未见,两位如今官居显赫呀!”

刘晔只是微微颔首,郭嘉则笑了起来:“元直兄这些年去了哪里?你不早来找我,否则早将你举荐给大将军。”

徐庶摇摇头,“君之才更胜我百倍,而且在座的诸位也都是才智高绝之士,庶一介寒门子弟怎敢贪图高位。”

“那你这番北上所谓何事?”郭嘉问道。

“庶之母在襄阳被大将军俘获,我又见孙刘两家气数已尽,于是面见大将军,请求让在下带老母还乡,好侍奉她终老。”徐庶答道。

“徐元直不仅深明大义辨别是非,还是个孝子。”袁尚对旁边的众人说道。

有了袁尚发话,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如今是重振社稷之时,正需要像元直这样忠孝的贤才,你回乡耕作就是埋没了,我岂能让国家损失如此人才!”袁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