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臣以为,我大明当立即派兵救援察合台,坚决不能让察合台落入瓦剌人的手里。否则,漠北瓦剌以察合台为据点,掐断了我河西走廊通往西域诸国和葱岭以南诸国的丝绸商道,必将对我中原构成致命地威胁。”林沐风缓缓道。“还有鞑靼人,如果鞑靼人再与瓦剌勾结在一起,那么,我大明的西北边塞便两面受敌,危在旦夕。”
“沐风,你所言有理,本宫也是这么认为。可皇祖父却坚决不同意出兵,哎。也不知道皇祖父是怎么想的。”朱允炆苦笑道,“察合台臣服于我大明,如果察合台有难,我大明袖手旁观,大明天朝在西域诸国的威信会大减哪!”
“殿下,皇上雄才大略,此举定有深意。臣以为。皇上定然是一心要安定中原,然后再对瓦剌和鞑靼徐徐图之——换言之,皇上想要留给殿下一个稳定繁盛的万里河山啊,殿下!”林沐风略一思量,便明白了朱元璋的意图。他绝对是怕与瓦剌开战之后,燕王等藩王会趁机内乱,再加上他年迈体衰,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内忧外患之下,朱允炆根本就坐不稳江山。实话实说,作为一个大明开国之君,作为一个祖父,朱元璋对于朱允炆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说的不错,林爱卿。继续说,让朕来听听你还有何高见。”朱元璋龙行虎步,走了进来。
“拜见皇上。”
“拜见皇祖父!”
朱允炆三人一起跪倒在地。
“平身。”朱元璋朗声一笑,“林爱卿,继续说。瓦剌人进攻察合台之事,我大明出兵还是不出兵为宜?”
“皇上,臣以为出兵为宜。”林沐风低低答道。
“瓦剌狼子野心,窥伺我中原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朕当然知道要除掉这一后患,但如果调大兵入察合台抗拒瓦剌。朕担心这中原不稳定哪!”朱元璋长叹一声。“朕老了,朕怕朕顾不到这么些事情了。朕当前只有整肃吏治、强盛国力,让我大明永传万年!至于察合台,暂且就舍弃吧。”
“皇上,其实,臣以为,救援瓦剌也无需调动大兵,只需数万人足矣。”林沐风微微一笑。
“如何?数万人?书生之见哦,林爱卿。瓦剌人数十万铁骑进攻,我大明只派数万人岂不是螳臂当车蚍蜉撼树乎?”朱元璋皱了皱眉,缓缓坐下,接过太监递上地茶水。
“皇上,我大明救援察合台只是一种姿态,无需派遣过多兵力。臣觉得,大明要让察合台人以及西域诸国人明白,我大明天朝不会放弃他们,是他们坚强的后盾,只有这样,察合台才能团结一致抗击瓦剌——其实,在西域大漠地区抗击瓦剌,还是要以察合台人为主地。”林沐风上前躬身一礼,“皇上,只要朝廷派遣一支数万人的精锐轻骑兵,深入察合台,联合察合台人和西域各城郭之国的兵力,阻击瓦剌人,并非是难事。”
“倒也有几分道理。”朱元璋沉吟着。
“皇上,更重要的是,这是我大明立威和入主西域的最好时机。以最小的兵力,最小的代价,一则打击了瓦剌人,二则以胡人之力掌控了西域大片疆土……”林沐风想了想,又道。
朱元璋眼前一亮,霍然站起,低低道,“林爱卿,假如朕派你为主将带数万骑兵深入塞外,你可有这个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