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页

瓷王[校对版] 格鱼 1789 字 2023-03-15

郭英与张氏夫人交换了一个无奈地眼神。低低道,“林沐风!”

张风大喜。“对呀,我怎么忘了先生,先生如今是当朝重臣,皇上和皇太孙面上的红人,我去求先生——”张风拔脚就往外走,但走了几步就停下了脚步,回头来皱眉道,“可是,姑父大人,我家先生已经有了妻室,这怎么能成呀!”

郭英老脸一红,他为了保住侯府地前途,存心要将侄女送给人家做小,心里也有些愧疚,“阿风,颖儿,事到如今,也只能委屈你做——做小了,不过,林沐风将来前途无量,必当位极人臣,老夫跟皇上说说,日后让你做林沐风的平妻……”

张风呆在了那里。张颖则心中百感交集,俏脸涨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对于林沐风,她并没有太深的印象,只闻其名久矣。如果他未曾娶妻,自己嫁给他也是一个不错的归宿,可是,自己要去做人家的妾室吗?

张氏夫人看着张颖,心痛得揪了起来,“颖儿,我跟你姑父想来想去,思前顾后,目前也只有林沐风最适合你。他的才学,人品,以及未来的前途,都不会辱没了你。唯一遗憾地是,他已经娶妻,只能委屈你了——其实,如果皇上一旦下旨赐婚,颖儿你嫁给燕王世子也是做小……不过,你放心,先把亲事定下来,你姑父一定会想办法让皇上下旨,册封你为平妻的。我想,就算是看在阿风的面上,林沐风也不会亏待了你的。”

张颖黯然无语。此时此刻,她还能说什么呢?

可张风却连连摇头,“姑父大人,先生是世上罕见的奇男子,有才有貌,文武双全,品行高洁,姐姐如果能嫁给他,即便是做小,也会幸福的。不要说姐姐了,益都县令孙连梁的女儿孙羽西小姐,将来也必然是要嫁进林家。就连南平公主,也对先生情有独衷。可问题是,人家先生会不会答应啊?按照我对先生的了解,他未必会答应——”

郭英沉吟良久,才缓缓道,“没奈何,事急从权,只有老夫亲自厚颜上门跑一趟了。”

张风想了想,摇了摇头,“不,姑父大人,还是让姑母大人去找找林家师母吧,师母心地善良,心肠极好。而且,先生与师母感情甚笃,师母地话他还是能听进几分的。”

……

第二天一早,林沐风先进宫了一趟。跟朱允炆说了说为大觉寺烧制巨型瓷金狮雕的事情,告了几天地假,然后就去了城外的瓷窑。

如今的瓷窑,与林沐风离开京城时相比,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两座巨型龙头窑的外围,是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小作坊,那是协助瓷窑生产的诸多附属型作坊。有铁匠铺,木匠作坊。等等。再往外,还有两座刚刚建起地小瓷窑,说是小瓷窑,其实是相对而言的。就其规模来看,起码是比当初林沐风在益都县地瓷窑要大多了。而在距离瓷窑区数十米的地方,居然赫然伫立着一座军营,林沐风知道。那是朱元璋派来保护瓷窑所出烧制瓷火器安全的。某种意义上说,这里已经被列入了军事禁区。

远远望去,瓷窑一带人来人往,喧嚣异常,无数的工匠们各司其职紧张地忙碌着,比一个小集镇还要热闹。

走进这片繁闹地生产“厂区”,林沐风感叹万千。世事难料,短短几年地功夫。林家瓷窑就发展成为如此大明首屈一指的巨无霸,这是他以前做梦也想不到地。正在感慨间,王二和老孟急匆匆奔跑过来,惊喜交加地拜倒在地,“拜见少爷(先生)!”

“老孟,王二。你们起来。”林沐风笑吟吟地扶起他们两人,“你们辛苦了。”

王二憨憨一笑,站在一旁不再说话。而老孟脸上,流露着深深的恭敬和感激。这种恭敬和感激是发自于心的,老孟如今也是“独挡一面”的“金领”管理者了,伴随着林沐风的发家,老孟以及他的一家都改变了命运,从一个“一穷二白”的穷匠人,一跃成为小富户了。他的家眷早已从益都县搬进了京城,还在京城里买下了一座小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