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页

瓷王[校对版] 格鱼 1311 字 2023-03-15

“偷师?谈何容易!嫣然,你来看,这香灰黄花瓶,胎质细腻,灰中泛黄,对于釉色的要求极高,要想达到以灰色为主色调,淡黄为辅色调。且让两者融为一体,工艺太繁杂了。还有,香灰黄釉面有细微的开片,釉下有稀疏气泡,这些不是在烧制过程中意外形成地,而是工艺上的某种煅烧。难。太难了。”林沐风小心翼翼地捧起一只香灰黄花瓶,一点点给朱嫣然普及着瓷器常识。

“你一定行地。”朱嫣然对这些瓷器工艺不感兴趣,但她却对林沐风的制瓷技艺有着巨大的信心。

林沐风苦笑一声,“我也就是开开眼界,仅此而已。”

……

……

建文初年的春节很快便过去了。过了春节,意味着,开元新始,朱元璋的朝代结束,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时代真正拉开了序幕。

这一段日子以来,林沐风除了上朝。处理锦衣卫和神机营的日常事务之外。几乎把全部地精力都投入到了商部管理和瓷学开创这两件事上。好在,他兼职虽多。但每一个部门,都有得力的干将和手下替他打理。

商部的管理渐渐走上正轨,各地的分部衙门陆续成立,大明朝廷商务行政管理体系慢慢开始运转。万事开头难,商部是新衙门,事务林林总总千头万绪,林沐风只管“掌舵”,由高巍和卓敬却肩负着日常管理的重担。

过了正月十五,各地“派遣”来的工匠都已经赶到了京师,瓷学的筹备基本就绪,就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进行隆重的开学典礼。

瓷学设立在京城西北角,校舍是之前京师一个大商人地旧宅,略加装修整固,就成了如今的朝廷官办瓷学。

和风频吹,春暖花开的季节。这天红日高照,瓷学上下披红挂彩,鲜红色的大红绸缎包裹着门框,门前的小广场上,聚集着等待入学的各地工匠和京师周边府县招收来地学童。

锣鼓喧天,人声鼎沸。

瓷学今日的开学典礼,完全按照林沐风的安排,其实颇有些现代形式的色彩。

一个瓷学的杂役猛然敲响了瓷学门口的一面巨鼓。鼓声咚咚,场上的喧闹顿时平息下来。

“工匠——不,瓷学的学子们,为了弘扬大明的制瓷文化,经皇上恩准,朝廷特此设立瓷学。而你们这数十人,将成为大明瓷学的第一批学子……”林沐风站在场中,侃侃而言道着开幕词,他平和而略带有威势地目光从工匠们身上一一扫过,“希望你们能上体天心,用心学习。下面,摆香案迎接皇上亲自题写地瓷学匾额。”

香案摆好,一套繁琐的仪式过后,两个大内太监抬着一面硕大地匾额走到场中,林沐风探手揭开匾额上的红布,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展现在众人眼前:大明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