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想了想,应允道:“你是京兆知府,凡战时,可先行事,后上报,子昂宽心,本相会授予你全权。”
他话音一落,徐卫即后退三步,俯首一拜道:“诚若如此,卑职便敢说,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李纲上前执定他手,未语先叹,继而道:“子昂啊,在东京时,我便知你非寻常之辈。今果不然,紫金虎的威名,震动两河陕西。本相知道,你东京派员的背景,给你带来了便利,也带了掣肘。旁人可以无视宣抚司的节制,阳奉阴违,可你却不行。眼看着自己在前头浴血拼杀,旁在却在作壁上观,有些情绪也是当然。但,子昂,国难当头,若人人图自保,谁来保全百姓?谁来守卫这天子的疆土?”
徐卫正色道:“宣相教训得是,卑职谨记在心。”
李纲拍拍他肩膀,关切道:“没吃午饭吧?”
“哈哈,行伍中人,最忌讳肚中空空!卑职已经用过,就不打仗宣相了,告辞。”徐卫笑道。李纲又嘱咐几句,徐卫便退出堂去。
保全百姓,是我应当应份的,这不必说。替天子守卫疆土?拉倒吧,他自己都不在意,我咸吃萝卜淡操心干嘛?我守长安,非为官家,宣相岂能知之?
出宣抚司,至街市上,此时的长安城已经变成一座剑拔弩张的要塞。随处可见疾行的部队匆匆而往,四壁城墙上,甲士如潮,都在紧张地整备着兵器,以待金人。
徐卫上马没行几步,便瞧见杨彦领着一队士兵过来,遂打马上前,从身边拿出一个李纲亲笔批示的陈条,唤道:“杨彦!”
杨彦望见了他,大步上前道:“大帅!”
“拿宣相批示的条陈,去武备库,但凡用得上,都给它搬出来。”徐卫朗声道。
“得令!”杨彦大喝一声,接了条陈,将手一挥道“弟兄们,随我来!”
第三百五十一章 全城动员
从定戎军到长安城,大概就是后世的陕西华阴县到西安市这一带,海拔都在五百米以下,正处于关中平原。这一段除了城池和渭水以外,地利上基本没有什么依托,而定戎军是由从前的华阴县改组而来的,县城并不大,想长期防守根本不可能。因此,在决定守卫长安城的同时,徐卫就下令还处于宋军控制之下的定戎军和华州两地军民转移。但陕州情况很特殊,它是联通陕西与河南的重镇,境内多山,且有潼关与函谷关,很利于步军防守。鉴于这种情况,徐卫在撤退定戎守军以前就请示李纲,要求派姚平仲前往陕州坐镇,得到同意后,他给了姚平仲一万的兵力,建议他可召集义军,在陕州布防。无论关中局势如何变化,陕州必须坚守。
在他紧锣密鼓布防的同时,粘罕的大军也在同州完成了集结。为了攻打长安,他从绥德前线抽回了擅长攻坚的汉将韩常,并遣撒离喝引偏师前往收取陕州。准备完毕之后,率金军正军,并汉军、奚军、契丹军、李军、河东陕西签军共计将近二十万众,鼓躁喧天地往长安推进。
可能是因为前些时候徐卫消遣了他,为了报复,金军沿途张贴榜文。声明,凡配合金军者,不抄家,不抽丁,予以保全。有能献李纲等陕西官员者,依官阶不同,赏钱数十万不等,此外还有房产、田地、奴仆等奖励。但是,如果有谁能捉到徐卫,赏钱十贯,跛马一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