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是一种战略资源,从汉武帝开始,就在禁止出口。西汉与匈奴贸易,用丝绸换取西汉需要的马匹,而不是用铁。因为铁会提升匈奴军队的实力。
这是传统国策,从西汉一直沿用到唐朝。吐蕃从唐朝弄铁,太困难了,经过上百年的积累,才打造出禁军。象吐蕃禁军那样的规模,唐朝只需要一两年时间就可以做到,这其间的差距有多大,不言自明。
墀德祖赞长叹一声,什么话也没有说。
睿宗知道他认可了,摆摆手,过来一队龙武军,把墀德祖赞押君臣押走了。陈晚荣总算是交差了,心头一松。
至此,陈晚荣回归总算是完成了。不过,事情远远没有完,睿宗笑道:“晚荣,进宫去!”
陈晚荣本想向睿宗告辞,回郑府去看看。几个月没有见郑晴,还真是想念伊人。没办法,陈晚荣只得跟着睿宗去了。
进了大明宫,睿宗没有去鸾翔阁,而是直接去了含元殿。含元殿比起宣政殿更大,是用来举行大朝会的地方,而今天,正是大朝会,凡在京官员,无论大小,都要赶来。
来到含元殿,群臣朝贺。等到群臣见礼毕,睿宗下旨,要陈晚荣、哥舒翰、王少华、王忠嗣、刘福清五人坐到最前面。
若论品秩,陈晚荣他们根本就不够格,不过,陈晚荣他们是功臣,大功臣,群臣认为这是应该的,天经地义的事情。
睿宗非常感兴趣的道:“晚荣,你们这次征战,军报上太简略了,朕想知道详细经过,你来说说。一定要详细!”
陈晚荣应一声,就说了起来。从石堡城之战开始,一直说到越过积石山,拿下多玛,攻占怒江,再到决战。娓娓道来,听得殿里群臣无不动容。
尤其是炮兵冒雨抬着火炮前进一事,更是感动得睿宗君臣直落泪。睿宗亲自检视陈晚荣他们肩头、脚板上的伤势,看了陈晚荣、哥舒翰、王少华和刘福清的伤痕不算,还把数百炮兵也检视过了。
炮兵人人肩头上伤痕累累,可以想象得到当日抬着火炮行军的困难有多大。睿宗和群臣无不是悚然动容,齐声赞叹“大唐有此猛士,何愁不兴?”
炮兵抬火炮一事,曾经感动十万唐军,现在又感动睿宗君臣,成为一时佳话。
过了许久,睿宗的心情才平复下来,看着陈晚荣道:“陈晚荣听封!”
第一七六章 千斤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