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朝廷内要求罢战,与民休息的声音不小。汉武帝却不予理睬,调动全国的兵力,进行了漠北决战,经过这一次沉重的打击之后,匈奴一蹶不振,从此衰落。
漠北决战之前,汉武帝坚持大打,群臣还可以接受。漠北决战,汉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匈奴已经不足为患了,要求罢战的声浪高涨。汉武帝依然不理睬,仍是对匈奴大打出手,这让人很不理解。
其实,汉武帝看得比谁都远。他很清楚,经过漠北决战之后的匈奴虽然遭到沉重打击,并没有丧失重新崛起的条件,必须进行战略追击,凭借汉朝强盛的国力,把匈奴彻拖垮,让匈奴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事实也证明了,汉武帝的决策是正确的,应该说无比英明。正是经过十几年的战略追击,匈奴再也没有恢复元气,最后分裂,才有到了汉宣帝时,南匈奴投降的事情。
到了东汉,也就是班超在西域时期,匈奴的实力已经下降得太多,虽然不时骚扰西域,却不能对西域构成大的威胁,班超善于调动西域的力量抵抗匈奴也就在情理中了。
哥舒翰信心十足的道:“皇上请放心,臣明白!臣到了西域之后,先收大勃律。大勃律在大唐与吐蕃之间依维两端,现在,吐蕃没了,臣想大勃律到了该做出抉择的时候了。若是大勃律敢有异动,臣一定剿灭。”
李隆基点头道:“如此甚好!这些年来,西域之事时有反复,吐蕃与大食狼狈为奸,使得大唐在西域有些捉襟见肘,大勃律依维两端。现在,要是收了大勃律,葱岭的道路就彻底安全了。”
“皇上圣明!”哥舒翰赞一声,接着说想法:“在这之后,臣当再收吐火罗,克什米尔,就与大食正面相抗了。先解决道路,后正面对抗,好想法!”李隆基赞一句,道:“朕这次给你增兵三万,其中,有三千龙武军。再加上原先的一万多驻军,接近五万了。再收集西域的兵力,十万之众不是问题。”
如此多的军队派往西域,在华夏历史上,只有汉武帝征贰师城能与之相比了。在唐朝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如此多的军队前往西域,哥舒翰马上就道:“皇上,不需要这么多。三千龙武军臣是要的,再有一万,也就足了。”
姚崇很是赞赏哥舒翰的意见:“皇上,现在去西域的道路不畅,大军太多了,补给困难,哥舒将军所言极是。”
李隆基摆摆手道:“哥舒翰,你的勇气,朕很欣赏。不过,现在的西域与汉代不一样了,你虽然要善用西域的力量,却不能光靠西域的力量。光靠西域的力量,不可能打败大食。汉代用为数不多的军队就能守住西域,那是因为汉代在西域没有一个强劲的对手。
大唐面临的局势与汉代全然不同,大唐在西域不仅有对手,还有两个很强劲的对手,那就是吐蕃和大食。现在,吐蕃是没了,吐蕃的属国必然闻风丧胆,大唐趁此机会出手,必然能让这些属国归心。
不过,据朕所知,大食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并不多大唐差,是一个不容小视的对手。大食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刚刚创建,内部问题很多,力量不能集中。在这一点上,大食远远不如大唐。即使如此,也不能掉以轻心。”
在当时,阿拉伯帝国,也就是大食,才崛起。阿拉伯帝国虽然征服了不少地方,中东还没有伊斯兰化,有些地方还没有征服,实力虽然不容小视,比起后世的阿拉伯帝国,其力量远为不如。
毕竟,伊斯兰化完成,穆斯林确立起了神圣的地位后,中东地区基本上是一体了,那时的阿拉伯帝国才达到巅峰。
“皇上训诲,臣记住了。”哥舒翰对李隆基的分析很是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