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

王胖子四下看看,见周围没有人注意这边,便小声说道:“我来时,见达兰经略府水军港里,凭空少了许多战船,剩下的,也多是些老旧不堪使用的。”他担心地看着张克楚问道:“这些水军一走,咱们这一大片可就危险了。”

“哦?你观察的倒是细心。”张克楚不置可否的说道:“别的咱们管不了,管好自己吧。”

“大哥,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王胖子这家伙倒是有点察言观色的本事,还真让他看出来了。

张克楚点头道:“前些天江乘风就给我说过,不然为什么我急着回来,留下你采买那些东西?水军战船大多调往马六甲了,所以这一片的西洋人、海盗和土人可能会趁机冒出来,形势比以往要险恶了啊。不过这件事你自己知道就行,弦绷的太早太紧,对咱们来说可不大好。”

“我明白。”王胖子点了点头,感慨道:“真没想到这么快就变成这样。”

“这也没什么,眼下咱们那几处炮台就快好了,只要炮台建造完毕,没有十几艘大战船很难对咱们岛上构成威胁。”张克楚信心十足地说道。

各种材料到了之后,火枪作坊的建造速度就大大加快了,工棚被分成了三个,其中一个距离要远些,主要是因为要起火炉,用来打造铁器和铜制零件,以及计划中的刺刀。而另外两个则是木工棚和弹药棚,纸壳弹药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总是要比以前的方式快一些,而且纸壳弹药能够防潮,所以张克楚就准备大量制造使用。

燧发枪和纸壳弹药的出现,让克敌军的兄弟们很是新奇,当他们使用过之后,都赞不绝口,毕竟装填速度、发射速度比起以前来都快了许多,这就意味着在战斗时能多开一次火,在三段式射击形成的弹幕中,杀伤力可想而知。

不过改变了形状,确切地说增加了枪托的燧发枪,让习惯了握把式火绳枪的兄弟们一时有些难以掌握,这种情况直到张克楚用机械枯燥的大量训练才慢慢改变过来。

此外,张克楚还注意到,以前使用火绳枪时,为了要给火绳留出距离,并排的两名士兵不可能挨得很近,但燧发枪兵却可以紧密地排列着,然后在横向上很长很长地延展开来……,而且燧发枪的快速装填速度也使得燧发枪兵队列得以保持很小的纵深,只有3-4列而已;当然,这是在陆地上的理想状态,在战船上,受空间的限制,张克楚只能安排3队火枪手排成纵列,而长度更是要让位于甲板上的弗朗机炮和其他装置。

由于燧发枪只是解决了射速的问题——至少在现有的条件下张克楚已经认为做得很好了,但是精度的问题却无法解决,即使有瞄准装置,这种前滑膛枪的构造也决定了弹丸无法形成笔直的弹道。所以张克楚只能依靠面的火力强度来弥补这个问题了。

招募来的工匠很快就学会了怎样将老式火绳枪改造成燧发枪,但这种改造并不是由一个人所完成的,他们分别制造不同的部件,改装不同的部位,直到最后才组装到一起,之所以这么安排,一方面是张克楚根据工匠的熟练程度,偏好而尽量发挥他们的长处,另一方面自然是处于保密的因素,毕竟在大宋燧发枪还是很先进的。

其实说是改装,不如说是拆了火绳枪,主要用它的枪管,而枪身都是用上好的胡桃木制成,坚固不易变形,是制造枪身的绝佳材料,当然也很昂贵。

当燧发枪的数量已经足够装备到每个克敌军士兵时,张克楚宣布重新编制队伍,这个决定是他在和几个队长商量过之后提出的。

新式的武器和队列以及随着而改变的作战方式,使得队伍编制不得不加以改变以适应这种变化。

张克楚觉得克敌军经过这次蜕变之后,正在自己手中慢慢成型,至于以后会成长为怎样的庞然大物,他还没有想过,不过有一点他很清楚:绝对不能让它遭受灭顶之灾消散在这个时代之中,这是他仅能掌握的唯一力量,在这个世界上能够依靠的全部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