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此时德国潜艇已经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大杀四方了,历史上德国在一战开始后只有两百多艘潜艇,此时的德国因为中国的潜艇的输出,已经增加到了三百艘。

三百艘潜艇如同群狼一般分布在大西洋上,每一天都有英国被击沉的消息传来,不过初期的德国潜艇战术还不纯熟,而且对于击沉船只有一定顾虑,往往因此失去机会,所以英国的商船被击沉还不是太严重,没有达到令人恐惧的程度。

但是英国却开始向全球各国的造船厂下订单了,那是大量的订单,中国此时已经接到了英国20万吨位的商船制造订单,显然这一订单还会继续增加。

英国为了对付德国的战斗机,也在使劲琢磨着战斗机,但他们想不明白的是,那些机枪是如何避过飞机螺旋桨的。

直到1915年6月的时候,一架德国战斗机在英法阵地后面迫降,才被英法获得了战斗机上的装置,秘密才被英法得知。

而此前英法为了振奋士兵的士气,不得不把在德国战斗机的威胁下,将轰炸机派上战场。

当英法获得战斗机技术后,从中国购买的两千多架轰炸机已经损失了大半,只剩下六百多架。

有的是在运输中损失的,而大部分则是被战斗机给击沉的,或是被德国轰炸机给轰炸掉的。

中国的飞机出口数量远远超越美国,美国的轰炸机根本就没有名气,而且研发时间较晚,性能也不如中国的轰炸机。

中国除了向协约国出口飞机外,协约国还向中国下了大量军火订单。

很多中国工厂都不生产原先的民用商品了,而是把机器用来生产军火,甚至于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生产军火的小铺子。

弹药是协约国订购最多的,特别是炮弹。

欧洲战争,双方打仗那炮弹就是不要钱。

弹药生产方面中国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利润也运超美国,此时的美国的工厂多是使用蒸汽机来进行生产。

美国工厂的生产技术并不先进,还停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层次,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力化设备比较少。

相比之下,中国的工厂虽然不多,但大多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生产效率比美国工厂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