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只白眼狼估计是有去无回了……”刘安低声说道。
刘虞闻言,目视远方,微微颔首。在当世,如果说袁绍是以实力雄厚成为天下翘楚,那么刘虞是以高洁的名望成为天下之人心目中的楷模。
同为众人瞩目的皇室宗亲,刘虞没有同宗兄弟刘表那般令人注目,与风光的刘表相比,刘虞一直都默默无闻。当年,董卓劫持献帝肆意打压异己者,当时的权贵韩馥、卢植等人一致推荐刘虞为新帝,领导天下群雄与董卓对抗,但是遭到了刘虞义正言辞的拒绝。之后,刘虞又以实际行动反对逆贼董卓,矢志维护刘氏江山。由此,刘虞开始声名鹊起,成为当世不二的楷模,受到民众的敬仰。
刘虞生活简朴,日常饮食非常简单。以至于他屈尊来到幽州,都把幽州达官贵人奢侈的饮食起居习惯潜移默化了,这些养尊处优的阶层也开始穿着有补丁的衣服,吃着粗粮和野菜。
刘虞开始和幽州牧公孙瓒相处非常融洽,幽州的文功武略越来越有起色:社会稳定,百业俱兴,民众安居乐业,幽州地界的黄巾军残余势力不是被消灭,就是被赶到北方的荒漠之中……
那时候,文官出身的刘虞十分羡慕武技超群的公孙瓒,而身为先天之境的超级猛将公孙瓒极其钦佩生活简朴品格高洁的刘虞。一个是皇亲国戚,一个是地方宗族出身。二者亲密合作,幽州的政事军事蒸蒸日上。
二者产生矛盾是因为北方戎狄侵犯而开始滋生的。北方戎狄纠合盘踞咋白山黑水的黄巾军残余势力侵犯幽州北部的郡城,同时翼州的袁绍率兵东进,侵占幽州西部的郡县。
应对迫在眉睫的危机,公孙瓒主张以时间换空间,先放开幽州西部的防御,全力以赴对抗北部的戎狄,等解决北方的战事,而后在将袁绍的军队驱逐出幽州。
而太尉刘虞的策略和公孙瓒不同,他主张以怀柔的政策应对北方戎狄的侵犯,以雷霆手段打击袁绍的趁火打劫。
二人在应对策略上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结果二人不欢而散,公孙瓒率领三万大军开赴幽州西部对抗袁绍部队,太尉刘虞率领宗族豪门的地方族兵北上抵御戎狄的侵犯。
当公孙瓒把袁绍一方打得落花流水时,刘虞没动一兵一卒居然把北方戎狄搞定了。公孙瓒感到惊讶,后来根据己方细作的回报,公孙瓒才知道太尉刘虞使用离间计,借力打力从内部分化了戎狄军队。
使用离间计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信心,这种耐心武将出身的公孙瓒是没有的。当然取胜的信心,公孙瓒是不缺少的。
刘虞率领军队依靠关口要塞对抗戎狄军队。根据秘密渠道获得的军情,刘虞知道北方戎狄的侵犯是受翼州牧袁绍的蛊惑。刘虞没有派将出城和戎狄将领厮杀,他就是一天三遍把公孙瓒和袁绍之间的战事向北方戎狄通报。不论是公孙瓒一方是输是赢,统统以纸片的形式向敌人通报。
刘虞这招很实用,戎狄一方开始是半信半疑,后来据他们的暗探回报,确实如此。当公孙瓒把袁绍的部队驱逐出幽州的地界,甚至还追击到翼州的界桥,戎狄一方开始心生退意,这个时候,刘虞开始实施离间计:他向戎狄军队发号通牒——只追究最高长官的责任,其他人一概既往不咎。如果有人把戎狄造反滋事的首领逮到,不论死活将之送到官府,都将受到拜将封官的奖励……
在刘虞高姿态的威逼利诱下,戎狄部队开始混乱:首先是立场不坚定的黄巾军残余势力主动撤回阵营,回归深山老林。最后鲜卑族和羌族内讧,羌族首领蛮高将鲜卑族大王鲜于贝捉拿,送给刘虞。
由此,刘虞未动一兵一卒,用三个月的时间不仅打败了敌人,还获得三万异族将士。这些还不能让刘虞感到兴奋,最令他兴奋的是:由于羌族首领蛮高极其仰慕刘虞的高洁名望,蛮高在虔诚的状态下居然突破瓶颈口,豁然进入先天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