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说笑了。既然如此,下官以为,大理国刚刚经历战乱,国库空虚,要他进贡马匹就好了,其他的交给礼部官员来定吧。咱们毕竟在外,虽然现在大理国皇帝陛下想和咱们说明白,但是做得主太多……”寇准悠悠收了口。
谢慕华顿时醒悟,毕竟自己是监军的身份,要是自己连谈判这些事情都做主了。到时候御史台不玩了命的弹劾自己专权才怪呢!
“好,那咱们就好好去敲一出大理竹杠!”谢慕华站起身来,带着如狼似虎的众人直奔段肃顺的大帐去了。
第十二章 杨家?乌族?
羊苴咩城就在前方,这里大军云集,段肃顺将大宋的这些官员都请了来,又叫上大理国的文武百官作陪。这里有菜,但是没有酒,羊苴咩城里还有两万多乌族大军,要是半夜来个偷袭,只怕也不好,杨延彬临赴宴之前还特意巡查了营地,安排了岗哨。
一顿饭,大家都吃得颇为辛苦,大理人也好,大宋人也好,心里都转着自己的念头,好不容易吃完了一顿各怀鬼胎的饭,段肃顺将大宋诸位大臣都留了下来,自己身边只留下常睿冬一人而已。
这一番话提起来颇为轻松,谢慕华只是一口咬定要大理国开放互市,然后每年进贡一批好马即可。大宋的军队就留下三万为大理国守土。段肃顺居然没有反对,一口就答应下来,倒叫谢慕华有些意外,从来谈事情都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遇到个不还价的主儿,还真有些不适应。
待到这群大宋的官员离开之后,段语灵才被叫进了段肃顺的大帐。
“父皇,要是如此一来,大宋岂不是等于将大理国并入版图么?”段语灵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没想到段肃顺居然一口就答应下来。
段肃顺叹道:“其实大理段氏能够得国已经是就已经是万幸了,这些年来,白族和乌族互相争斗,高杨两家蠢蠢欲动。难道你真以为大理国的这个皇帝就真的是皇帝了吗?当初宋国的太祖皇帝赵匡胤,一代人杰。在大渡河畔以玉斧一划,称大渡河外不是宋土。其实南方诸国都已经被赵匡胤平定,他又怎么不想连大理国一起拿下呢?”
段语灵说道:“他不是不想取大理,而是他北有汉国,还有大辽,幽燕之地也未能取回。无暇攻打大理罢了!”
段肃顺接口道:“你能这么想就对了,他是无暇,并不是没有能力攻下大理。大理国小,若是养得兵多,光是军饷就得让历代皇帝犯难。可是咱们大理信奉佛法,百姓除了给段氏纳税,也要给其他诸侯交税,迫得太急,咱们就和当年的杨氏没有区别了。可是若不养兵,吐蕃、大宋,我们哪个都不是对手?早晚还是被人吞并。吐蕃自己内乱不已,四大王系互相争斗不休。反观大宋就不同,朝政开明,文有赵普、谢慕华等一干大臣,武有一群能征善战之将,还有千锤百炼的精兵。你看看大瞿越国,黎桓何等嚣张,还不是被大宋轻而易举的拿下了?”
“就说洱海好了,那是乌族人的地方,我们不可能杀死所有乌族人,就算杨家没了,还是要乌族人统治洱海,到时候第二个杨家就会出现。反倒不如现在这样,索性把军权放了,咱们段氏保留大理之主的名号,接受大宋的册封,天大的祸事下来有大宋顶着。段氏也不用再费心费力,成天忧愁被人吞并了……”
段语灵急道:“可是这样跟被人吞并又有什么区别?”
“区别就是,只要我们愿意做大理之主,除非大宋被人灭了,否则大理段氏绝对无恙。就算是中原改朝换代,大理山高皇帝远,只需要向新朝的皇帝称臣,大理段氏一样可以逍遥自在……”段肃顺低声说道:“朕也明白,一时间你很难理解。只不过,坐在这个位置上,朕就是大理,凡事不能为自己谋算的太多。”
段语灵一时无语,扭过脸来看着一旁的常睿冬,却发现常睿冬居然有两行清泪,从腮边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