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场面混乱,当战斗结束后,双方对这次作战的结果如何心里都没谱,具体的结果要到所有的照相枪的照片都被洗出来,然后细细的研究之后才能得出。
参谋部门一直忙到一个星期之后,结果才最终揭晓。在这一轮的对抗中,美国人成功的击落了全部12架a-20攻击机,其中仅仅在在第一轮攻击中,就有9架a-20被击落。另外美国人在此后和苏联人的空战中还击落了3架苏联战机。至于苏联人,他们击落了18架美国战斗机中的11架,其中瓦利亚一个人就击落了4架,差一点就成了单日王牌。
但这样的成绩对瓦利亚来说意义并不大,因为根据游戏规则,美国人获得了无可争议的胜利。
不过,苏联人并没有沉浸在失败的愁苦中,至少,科京就没有。在他看来,瓦利亚这次又犯下了经验主义的错误,生搬硬套国内的经验,导致了对抗赛失利对他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情。虽然这个成绩可能会让上级有点不满,但在这段时间里,他通过和美国人员的交流,系统的整理出了一套建设模拟敌军的流程架构。仅靠这个,上级就不可能不欣赏他。更何况,就在这几天里,他又和美国佬敲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苏联飞行员可以参加高空拦截和反拦截的训练。
高空大规模作战一直是苏联空军的一个软肋,(谁叫苏德双方都没有好的高空轰炸机呢?)能加入到这种训练中,从而了解美国战略轰炸的细节,科京认为这对苏联的将来的防空意义深远。
而在罗恩看来,箱型编队和战斗机紧随护航的战法其实并不是追好的战法,在他这里已经有比这要好得多的战术了。所以把即将过时的东西给苏联人看一点,其实也没个啥。毕竟,大家是盟友不是?再说了,向苏联人展示一下强大的战略空军,震慑一下对手,也不一定是坏事。
而且,罗恩也没打算真的在美国陆航或者将来的空军里长呆下去。要不到了抗美援朝的时候怎么办?总不能带着美国空军来打志愿军吧?也许和杜利特将军一样,战争一结束就退役,然后随便跑到哪里去发发财好像都还不错。
第一百零三章 奶瓶战斗机的肌肉秀
早在美军向苏联方面提出,邀请苏联飞行员代表团来美国友好访问的时候,苏联人就提出了相互了解对方打法,以便日后的相互配合的要求。说得更明白一点,苏联人的意思就是美国人如果想要了解苏联在低空和德国人战斗的相关经验,就要拿美国人在高空对付苏联人的经验来换。
当时,阿诺德将军就这个问题征求了许多人的意见。其中就包括李梅和罗恩。
据说,李梅将军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是这样表示的。
“您是说让苏联人了解了我们的战法会不会在将来导致问题?我觉得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将来德国战败后,苏联人也一样能从他们俘获的那些德国佬那里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东西。而且,我们的优势,是建立在全面的技术和国力优势上的。现在德国人对我们的战法难道就不了解吗?但他们又能怎么样呢?将来的苏联人也不会有什么区别。
您问我是否支持这个交换?我不支持这个交换,当然也不反对。因为我们其实也不是很需要近距离对地攻击的经验。我们有足够多的重型轰炸机,足以把德国人直接炸回到石器时代。估计等我们登陆之后,地面部队除了抱怨我们把桥梁道路都炸烂了,干扰了他们的行军之外,就没什么大事儿可干了,因为到那个时候,他们所面对的,只不过是一支拿着石斧的部队罢了。……你问我是不是认为单靠轰炸就能打败德国?这还用问?这难道不是像秃子头上的虱子一样明摆着的事情吗?”
而罗恩,则是这样回答阿诺德将军的。
“将军,我是这样看的。我们在高空的优势是难以撼动的。因为苏联人无法制造出和我们一样好的轰炸机和战斗机。他们在技术和国力上都不如我们,这个优势不是战术能撼动的。但苏联人也有能够威胁到我们的优势,那就是他们的地面部队。他们的地面部队至少目前要比我们强不少。而他们的空军——说实话,我觉得他们更应该叫做陆军航空队——和陆军配合严密,能够有效地打击诸如炮群、堡垒,以及对方行军队列、集结点、物资存放转运点等战术战役目标,直接支持地面部队的推进。如果我们将来要面对这样的一支军队,我可不指望靠我们的地面部队就能顶住这些牲口……而且向他们展示一下我们在高空的优势,展示一下我们的肌肉,也有利于在战后继续保持和平。所以我认为这个交易对我们更有利。”
最后,阿诺德将军批准了这项交流计划。因此,高空演练也就成了这次交流的重头项目。在一系列低空演练结束后,高空项目就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