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跟大公子你有什么关系?”曹平听着听着,越来越不明白。
曹昂笑道:“没关系啊,唉,我是说,就是因为面壁了这些天,我才明白了这些道理,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呵呵,仁义之道尚且如此,那我面壁思过,又算不得什么了,与其找公平,不如多学学一个道理,岂不是做人之道吗。”
曹昂的笑容一如既往的干净温暖,这让此刻的曹平明白,曹昂根本就没有受太多的影响,自然他这个跟随曹昂多年的小护卫,也分外的高兴。
“嘿嘿,大公子,那你又明白了什么道理?”
当下闻听这话,曹昂倒是摇了摇头,“并没有,我现在正在看一首诗。”
“诗?何人所做?”
曹昂重新将书简翻开,在上面再写了几个字,方才有些触动地说道:“是安民兄长在那夜清君侧之时所做的,这一首大汉悲歌读起来,也让我感触颇多啊,你且看看这一句,‘玉都东城焚似愁、无心潇潇始于秋’,这秋字有了心,就变成了一个愁字,还有这句‘大汉四百君王业,尹框从来不藏头’,尹框合起来是一个君字,正好上一句又提到了一个君,不藏头这是在说……在古代君字原本是有头的,上面本非尹字,而是一个立着业字的头,千古演变方才消磨掉变成如今的这个君,这是在说,大汉经历四百年,皇帝也就像这个字一样,缺了些东西,而那东西,就是大汉四百君王业之中的业,基业,可如今已经藏了头了。”
“人臣折戟为长安、江都封王不曾察、古来英雄枭雄泣、千古霸业浪涛沙……安民兄长的这首完整的诗……是何等的豪气干云呐!几句话道尽江东孙策的危害不说,一句浪淘沙更是夹杂着千百年人世沧桑与沉浮,虽说这仅仅只是一首微不足道的诗,但与其说这是一个悲歌,不如说是安民兄长……作为一个铁骨铮铮的汉人血性!这一点,就不足以不让人敬佩啊!”
“听大公子这样说……我到还想起来了,刚才听宫里的来人说……好像淮南侯被丞相正式拜为大都督了。”
“哦?当真?”曹昂这一刻颇为惊讶,但下一刻也露出了一丝会心的笑容,当下再次若无其事的在书简上写着字。
或许在曹昂看来,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没想到……本都督的一句戏言,却在你这里倒变成了一个学问了!”
突然间,曹昂下笔的姿势再次一顿,随即顺着这声音看向了院子的石洞门口,方才看到了一个人影。
“安民兄长?”
曹信当先走了进来,随之跟随而来的还有四个人,贾诩、庞统还有徐庶和石广元。
此时,淮南侯府后院的一间偏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