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是麻烦一些,不过以后这不是民事官的事情。”刘民有喝口茶后轻轻道,“民事官还是管以前的事情,这断案的事情由专门的人办理,试点完后自然会设置专门的机构。”
莫怀文一听,是要取消民事官的判案职能,不禁有些愕然。在他的认识中,民事官就是朝廷的知县知州,虽然上面有提刑,但在县这一级是知县就能断案的,一般来说也算是依法办案,依据主要是《大明律》、《大明会典》和《问刑条例》。
会典主要针对官员和军队,知县一级用的是《大明律》和《问刑条例》,因为朱元璋规定《大明律》不能更改,但《大明律》很难适应明代的社会发展,所以万历皇帝折中搞出一个《问刑条例》,附在大明律之后,作为断案的依据。
这两样东西都颇为庞大复杂,朝廷知县好歹是读书人出生,等到要用的时候去翻便是,或是由熟悉的吏员找好。而登州镇普通的屯长根本无法读懂,所以此前的屯堡纠纷处理更多类似宗族方式,由屯长取代族长的角色,靠行政力或是个人威望处理。
这两个律例都是依照明代的社会体系设立,不同阶层和身份有不同的判决其中,这是刘民有不愿意使用的一个原因,登州镇有权力体系,若是照搬律例,最后的结果就是成为以权力为阶层的新大明律。
另外一个方面,登州屯堡是以卫所和地方缙绅自保为幌子,若是大规模用新的律例断案,会触犯朝廷的大忌,所以刘民有想来想去,只有用普通法系钻空子,这也是他做这个试点的重要原因。
刘民有看了一眼莫怀文惊讶的脸色,司法必然要从民事部剥离出来,但现在看莫怀文的脸色就知道,民事官这个群体肯定会有一些抗拒,利益和权力是一个方面,另外便是这个权力一旦剥离后,意味着民事官本身也可能受到司法约束,所以莫怀文有这个表现也在意料之中。此时登州体系尚不庞大,若是以后来改,恐怕阻力就更大了。
“怀文,断案在屯堡是绝不可行的,若是交由二级民事官,这民事官管辖范围的屯堡可能很多,那他也不用干其他事了,每日断案都断不完。朝廷的知县看似一起管了,实际上是没有管,乡间争执多由缙绅和族长决断,等于放任之,在咱们登州镇是不行的,所以必须单设司法官,这次我带来的司法官是登州民事部的,也是让他历练。”
莫怀文看刘民有态度坚决,便微微躬身,没有再多说什么,刘民有也自己闭目养神等待开庭。
门吱呀一声响,刘民有闭目问道:“开庭了?”
一个声音响起,“还没有。”
莫怀文连忙站起来,刘民有转头看去,陈新笑嘻嘻的站在门口,他对莫怀文道:“本官刚到,外边屯户不少,场面乱了点。”
莫怀文立即会意道:“下官马上去看看。”说罢匆匆出门,把门叶也带上了。
陈新这才坐到莫怀文的椅子上,刘民有看着他笑道:“你的春季攻势结束了?”
“是结束了,但流寇这声势搞得很浩大,以前老子还觉着他们能破坏原有体系,但现在越想越不对劲,他们是把一切都破坏了,所以专门赶来跟你合计合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