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页

伐清[校对版] 灰熊猫 2339 字 2023-03-16

湖广、江西粮食产量都很大,邓名根本不需要担忧军粮问题,由于邓名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用银子购买粮食,一些地方上的小缙绅、地主很早就派人送信给邓名,希望能够承担明军一部分的粮草供应,价格不会超过市价,如果邓名需要的量大、银子的成色好,他们还可以给邓名一些折扣。

虽然邓名为了垄断江西土产贸易,已经开始严格检查过往船只,阻止江西本地航运,但临近的缙绅都不觉这有什么。士人自古以来就不承认流通对生产有刺激作用,认为流通是不重要甚至是无价值的,生产才是一切,九江这里的缙绅同样鄙视不事生产的商人,过往于此的商人和本地人也没有太多的关系,更不会大量购买他们的粮食,远远无法同邓名的采购量相比,所以他们并没有感到利益受到了触犯,更不用说邓名也没有强抢商人的财货,只是以防备奸细为借口禁止通行——这在缙绅们看来不但理所应当而且相当仁慈。

这些地方上的小缙绅就算出售粮食,根本仍然是在用土地进行生产,没有人意识到商业与农业不同,流通是其创造财富的唯一手段,阻止流通就是彻底扼杀了商业。相反,由于邓名没有裹挟民众、没有开仓放粮,用真金白银平价购买粮食,现在九江一带的缙绅对邓名观感相当之好,教丁壮读书认字一事也被缙绅解读为邓名在力所能及地宣扬教化。

没有报纸、几乎没有人口流动,也没有中小学校,这个时代民众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几乎全都从缙绅那里而来,由于他们对邓名印象不错,九江一带的百姓对明军也没有畏惧感,知道他不是“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的闯、西之流。现在打着红旗的军舰停在江边时,很快就会有大量的百姓划着盛满江鱼、蔬菜、柴禾的小船到明军船边兜售——虽然是在敌境内行军,但却如同在友好的领土上一样,只要有银子完全不必担心后勤。

第027章 憧憬

成都。

五大盐商之一卢欢裸着脊梁,正埋头在田间劳作,他的盐行早已发不出工资了,不久前卢欢辞退了所有不需要的工人,只留下几个人看守属于他的工具和作坊。至于那些属于卢欢商行的卤水井,他甚至没有派人去看守,因为现在成都无疑处于极度的食盐过剩,绝对不会有人窃取他的井盐。

情况之所以变得如此恶劣,和都府银行改革有很大的关系,以前卢欢靠着熊兰的救济还能勉强维持,但现在熊兰负责的银行已经不再从事对私人的贷款业务,刚刚成立的数家私人银行接替了这个工作——经营人员多少都接触过钱庄,他们很快就发现成都的五大盐行都处于严重的资不抵债状态,比如卢欢欠下的债务就超过他商行现有价值的两倍以上。

私人银行当然不愿意借钱给这样的商行,再说卢欢他们也没有任何抵押物了,所有的财产早都已经抵押给了熊兰。失去贷款后,五大盐行都再也支撑不住,先后停止了生产,不过他们库存的食盐足够成都这里吃一、两年了,短期内根本没有任何生产的必要。卢欢找到以前的辅兵同伴,在他们的田里打一些短工,挣一些饭钱糊口。卢欢以前在军中从未参与过农业生产,因此现在是从头学起,他这几个朋友也没有为此嫌弃他,而是手把手的教他如何耕作。

“我明年还是去开垦块土地把,和你一样。”坐在田埂间休息时,卢欢对雇佣他的老朋友说道:“我不是做生意的那块料。”

“也好,到时候你要是短少了什么,就找我来要好了。”以前的辅兵同伴说道,今年退伍后他开垦十五亩荒地,第一季的收获还可以,第二季想必会更客观,就算明年想开垦更多的土地,凑一些出来帮助卢欢还是没问题的,毕竟大家是一起吃过苦的同袍。

“我先谢了。”卢欢感激地说道,这个时候他可不会为了面子而强撑,他非常需要朋友的帮助,等到了那个时候卢欢也不会只向一个人借钱,而是会向很多人求助。

两个人又聊了几句,突然远处传来高呼,一声声地叫着卢欢的名字。

很快就有个人沿着田埂向他们跑来,卢欢认出这是一个私人银行的经理(他们都知道这就是以前的掌柜的意思),不久前卢欢借钱时在所有的私人银行都碰壁,这家自然也不例外。

“卢老板,恭喜,恭喜。”经理跑到以后,冲着卢欢拱手笑道:“今天早上武昌那边回来人了……”

“什么?”卢欢腾的一下子站起,激动得语不成声,对成都的盐商来说,打开湖广市场是他们最后的指望,而且对时间也有很强的要求,如果邓名行动不够迅速的话,同样会给他们带来毁灭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