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页

第五百四十四章 钱如流水

东、西突厥联军攻打大唐帝国边镇大同,守关将领已向周围郡镇发出求援,同时向长安发出八百里急件。

这就是李建成知道的消息,而且,早在一日前,边关的消息还没到长安城的时候,拥有强大情报机构的李建成就已经知道了。

至于提前向李渊说出消息,那倒是没有必要。

大唐帝国的士兵们也需要血的磨练,正如李建成麾下的【迅雷精骑】一般。否则,一切都靠着李建成来解决,而没有钢铁铸就的军队,那大唐覆灭也不过是眨眼间。

所以,直到今天早朝李渊将此事说出,群臣哗然之际,李建成才不紧不慢的从太子府向皇宫行来。

说到攻打大同,即使是身为敌对的双方,李建成也不得不佩服统叶护或者颉利眼光不错了。

大同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大同作为如此重镇,并没有任何的天险可依靠,完全是依仗重兵把守。

当然,想打下大同也不是那么简单。

大同城墙高达六丈,在当今天下所有城墙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因为大同面临的是屡屡崛起的北方草原民族,所以军事防务做的也就非比寻常了。除却城墙这个问题之外,大同的粮草也是极其丰厚的,因为大同随时都有面临围城的困境,粮草自然是少不得的。而且,在大同内的士兵都是常年累月和草原上部族战斗的彪悍士兵,相对于听闻突厥人就已经在士气上低落的中原士兵而言,大同的士兵在这一方面也是难以企及的。

既然有这些因素存在,那为何颉利还会选择攻打大同?难道他的脑子因为这几次的失策,而变得不够理智了吗?

当然不是,仅仅是片刻间,李建成就已经猜测到了颉利的想法。

如此做出一副势必要得到大同的样子,而后经过一些天的失礼,让大唐的将领觉得突厥士气低落之时,便可大举突袭。

在大同的附近,离得最近的便是李渊起家之地太原。

拿下大同,便可与太原遥遥相望,对太原的危害不可谓不大。如此一来,太原城守必定会乘着突厥疲惫之时出兵偷袭,那么这就中了颉利的奸计了。

没错,颉利看似猛攻大同,其实真正的目标乃是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