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深入说明的是,这才是“华夏帝国”根本凝聚力的来源。就好比不笑在前面举过的例子一样,一只狐狸不会跟着一只绵羊去混的。被保障了尊严、财富与安全的“华夏帝国”的公民,也不会去喜欢一个傻了巴叽的,只会给蒙古人赔款,连个响屁都不敢放的大宋的皇帝。
跟他混,还不够丢人的。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此之谓也!
蒲金书端端正正的坐在阿卜杜拉哲玛尔替他摆的椅子上,几分钟之后他手下如狼似虎的近卫,已经把县官如同一个囚犯那样押了过来。帽子是被打落了,眼色也成了熊猫了。这样的东西到了蒲金书面前的时候,照例是要喊几声冤的。
“大人……大人……我冤枉哪……”
听到县官也跟着喊冤,蒲金书几乎就要笑出声来。他可是官呢,他冤个屁啊!不过蒲金书是文明人,不似阿卜杜拉哲玛尔这样的军官,对待“华夏帝国”外面的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喊打喊杀。
刚刚的几下老拳,已经让县官认为,也许蒲金书会开了他的脑袋。
第69章 他们是刁民
事实上这个县官如果知道实情的话,倒不必太过于害怕。
因为“华夏帝国”的平民与官在外面的时候,在发生冲突以自卫的时候,自然是要自卫的。但除过自卫之外,一般来说他们不大杀人。但千万不要误会,他们的冲突一定不会造成死伤。而且“华夏帝国”的平民以及军队之外的官员,在与外面人发生了冲突并有了伤亡之后,是必须要报告“华夏军”的。并美其名曰为建立各地区与“华夏帝国”友好程度的档案。
而事实上,今天接到报告,大约“华夏军”的军官都等不到明天就边夜制定作战计划。虽然名称是“作战计划”,而实际上不过是疯狂掠夺的步骤。倘若真的与“华夏军”作战的话,他们的政策往往是三光政策,然后把人口与土地一卖了事。至于他们自己,当然是回去领双薪外带奖金了。也正是这个原因,“华夏军”的士兵在外的时候,喜欢喊打喊杀。而且在他们眼里,仿佛外面那些势力的贵族、官员、军人基本上不能算是人,不过是他们掠夺的对象而已。
这些政策不适用于华夏故土,这够让包括阿卜杜拉哲玛尔在内的济州岛的军人们闹心的了。好在旁边还有一个可以时常去打秋风的扶桑,不然对他们来说,日子该怎么过啊?
因此,蒲金书只说了一句话,而且说话的时候还满脸堆笑,但就是这几句话,几乎吓个了县官的魂。
“冤枉吗,冲撞了本官的仪仗,说说看你有几颗脑袋?而且你的冤枉从何说起,且看看这县城里的百姓,他们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冤情,你这个县官是如何当的,狗头可是不想要了!”
“不敢,不敢,卑职天大的狗胆也不敢冲撞大人的仪仗啊,至于这些个刁民……”
当县官说到刁民的时候,蒲金书勃然大怒。因为“刁民”这个词,在“华夏帝国”这个词固然没有被禁止,但用这个词来形容公民,那么可以肯定某个官员的任期就要“到头”了。说不定等不到明天,就会被议会弹劾并送往法院审判。一但属实,必然的结果就是解雇。而且还可以肯定,在未来他永远也得不到比过去待遇更好的职位。
“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