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玠也看出来,它不像是弓箭那样,对付仿佛步人甲一样的重甲就少了杀伤力。蒙古人的弓箭射到大宋特有的,重达30斤的步人甲的重步兵身上,未必有多大作用。但像这样的火枪,只一枪不但洞穿护甲甚至连里面的牛的头骨都打得粉碎。比起弓箭的威力不知道大多少,此刻他又联想起自己手下查探的结果,这个不知来历的“蒲少”身后,可还带着大船与几百名士兵。
这就不能不让余玠好奇,而且他摆这么大阵势引自己来,就是来杀牛立威么,看眼前这位蒲姓青年,根本不可能做那么没谱的事情。此刻要押下自己和部下,又要好好款待他们,自然是有话要与自己说。想明白了这件事,如何选择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即是如此,余玠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请!”
尽管两人心中都明白,他们下面是要好好谈谈的。但在外面人看起来的时候,他们是一付相互敌视的态度。面对余玠的冷硬,蒲金书脸上挂着嘲笑向他拱了拱手,只说了一个字——请。
经过刚刚那一闹,外面的百姓们却开始害怕起来。他们来告状,只是认为来了个公正的“一品大员”。可现在听到蒲金书与余玠的对话之后,让一些告状的人心中害怕起来。因为他们倘若要是向与朝廷对立的其他政府告状,那不成了谋反了吗!
这让许多人打了退堂鼓,还有一些看到了崔红英为他们写的状子。多数百姓们并不识字,有的时候被那些写状子的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当他们拿着他们的状子,找到识字的人来念的时候,心中的害怕就更加严重了。比方说下面这个状子上,则附有这样一段短文。
“……根据《华夏律》之《民法规定》纵马踏青苗者必赔之,《行政法规定》官员推诿、拖延、不予解决者,官立免,递交刑事法院审理。《刑法》规定,官员渎职者绞,下属知情不报者或者应当知情而不报者,以犯罪集团论处,皆绞之!”
这就是百姓们害怕的地方,因为《宋刑统》大家听过,可这《华夏律》是哪家的规矩,他们可不清楚。但也有百姓们听到,八王爷的八面紫金锏再度出世,对于这《华夏律》则抱着一线希望。是啊,在数百年大宋的管理,哪曾经看到过皇家杀人是从官开始杀的。
这一点毫无疑问,因为《华夏律》之中,对于渎职之罪不论轻重,那是一体判处绞刑的。而且诸如叛国、欺诈、买卖华夏人口,不论轻重全都是绞刑。认为判的重的人,那是丝毫不懂得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公平有多依赖法律。而欺诈与买卖华夏人口,前者影响是诚信,那会颠覆一个国家的经济。后者影响的是华夏人的自尊,而按照《华夏律》的规定,华夏人的尊严无价,外国人犯之立死。
且不论百姓们如何看,余玠跟随着蒲金书进到房间里面之后,他看到的东西就证明了,他的看法一点也没有错。眼前这个“蒲少”就是用这个办法吸引自己来的,而且他居然已经在后宅里摆了下丰富的酒宴。
“余大人不必介意,刚刚在外面的事情不过是演戏,您同来的人,此刻都受到好好的招待呢!”
第79章 美酒夜光杯
极为透亮的酒杯,来自阿拉伯帝国的以及结合了中国、欧洲酿酒方法酿制出来的美酒,并根据各地不同的口味制成了几大系统。除过“华夏帝国”的传统白酒之外,其他地区的酒水,事实上不过是用来换取黄金、白银等等资源的手段。至于“华夏帝国”的资源,赵伏波预计未来是一两也不动的,趁着此刻“华夏帝国”的科技比起其他国家要领先的多,就好好的抢一些。哪怕拿来填海,也比用自己的强。
这些资源的理念,在随后会讲理。这里令余玠惊讶的是,蒲金书把酒宴摆在了大厅外面院子里。这里看得到天空,也只有几盏使用烛光的提灯照明,完全没有前院那明亮的汽灯。
不过在烛光的照耀下,杯子里已经倒好的酒水,散发出一股极为诱人的味道。余玠固然不特别好酒,但对于美酒他还闻得出来的。只那酒味一闻,便是虽然只夺6-7年的光景,但酒味却是非常诱人。这倒不让他有多惊奇,大宋也有好的沉酒,只是那那透亮的如同水晶一样的杯子,在他的眼睛里,才是价值连城的玩意。
当然天然水晶当然贵,但这种玻璃就不那么贵了。玻璃之中添加各种材料,能够制成不同用途的玻璃。例如玻璃中添加某些稀土材料,可以制成莹光玻璃。当然此刻尽管如“华夏帝国皇帝科学院”,也没有本领利用那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