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页

只是展开一看,他便知道,这份密奏应该是兴国公口述,坤兴公主所写的。因为就国公那毛笔字,他是见过的,绝对写不出这么娟秀的字体。这也就是说,这份密奏,除了皇上之外,坤兴公主也是知情的。

心中这么想着,王承恩便连忙看了起来。

这一看之下,他还真是大吃一惊,怪不得皇上的表情会那么丰富,原来这密奏里面涉及了朝廷的根本,还有从后世开始叙述,展望整个世界,而不是局限于大明而已。

可以说,张明伟这份密奏所站角度之高,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有的。哪怕是已经开始殖民世界的西方国家,也绝对没有这份密奏所奏之高远。

因此,这份密奏对于崇祯皇帝和王承恩他们两个,哪怕他们是大明权力的最高层来说,也是非常震撼的。

崇祯皇帝一直盯着看密奏的王承恩,看到王承恩的表情也是随着密奏而有丰富变化时,他是感到满意的。等到王承恩一看完密奏,他便迫不及待地问道:“怎么样,大伴怎么看?”

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乾坤独断,都是要和人商量的。只是相对而言,这商量的人多少而已。

此时,面对从未有过的事情,崇祯皇帝当然也想听听别人的想法。

第243章 抚恤

听到崇祯皇帝问话,王承恩有点谨慎,并没有立刻就说,而是显得很郑重的样子,双手捧着奏章,放在御案上之后,才认真地说道:“万岁爷,国公这道密奏,真乃闻所未闻,让奴婢大开眼界!”

他没有直接说赞成还是附和,就是因为密奏中所奏之事,牵扯过大,虽然他已经有所猜测崇祯皇帝的态度,不过最终还是选择了谨慎为主。

此时,崇祯皇帝听了他的回答,不由得点点头,有点感慨道:“是啊,先生的眼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万万都是及不上的!”

听到这话,王承恩心中便有底了,于是,他就郑重地说道:“万岁爷所言极是,国公乃是天赐给万岁爷,有了国公帮着万岁爷,我们大明都能少走很多歪路了!”

崇祯皇帝一听,兴致一下高了起来,问王承恩道:“大伴的意思,也是赞同先生之提议,实行兵制之革新,提高我大明军卒之待遇?”

听到皇帝再问,王承恩就不再躲躲闪闪,坦然说道:“别的奴婢不知道,就奴婢之浅见,如果真按照国公所言去做,大明之军队,便是万岁爷之军队,断然不会再有左良玉之变!”

“好,朕也是这么想的!”崇祯皇帝一听,心中大定,当即笑着说道,“先生还有一点,朕说得也是有道理。如果是太平年间,或者以前时候,要想这么做,定然是阻力重重,不过如今朝堂上那些私心臣子已经清扫了个遍,算是最佳时机了。过了这个时候,再要这么做,怕都不会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