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页

之所以如此选择,也并不只是因为他们是海盗出身,风紧扯呼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两人,都曾经参与了辽东战事。兴国公的一句至理名言,一直在军中流传,也让当他们这些当海盗出身的,非常地赞同。

兴国公的这句话就是: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当初朝廷官军对辽东建虏,就是奉行这个作战方针,主要作战意图,就是消灭建虏的有生力量为主。

刚好郑鸿逵和顾三麻子他们的战术目标,就是要消耗倭国水师战船。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又一次和当初打辽东建虏时候的作战目标不谋而合。因此,他们两人自然不约而同地就想到了兴国公所说得指导方针。

另外,因为奄美岛这边修建的补给港口比较仓促,远不如那霸港那样完备。因此补给物资都是装在运输船上,只有煤炭等物,堆积到了港口仓库去。

如今要撤退的话,最多是损失那些煤炭,对于海军来说,损失也不算重。至于铁弹火药等军用物资,都是在运输船上。要不是倭国战船过多的话,这些运输船都可以随军出发的。

当然,突然之间遭受倭国水师袭击,没有损失是不可能的。

有很多水兵都在岸上休息,就算闻警赶回,也总有一部分没法赶回来,只能是躲到岛上深处,等待大明海军杀回来的时候。

还有一些粮食等物资,也都是在码头仓库,或者干脆就在食堂里,这些也肯定会落入倭军之手。

不过这些相对来说,都是小事,不管郑鸿逵还是顾三麻子都顾不过来。

奄美岛港口这边要撤退,肯定是需要时间,因此,有一部分完成补给了的战船并主动迎敌,尽量延迟倭国战船攻占港口,封堵运输船的时间。

结果,这么一来,就缺少了机动性,有两艘战船被倭国水师战船包围。跳帮战之下,倭人水兵的人数太多,明军将士就算杀得再多,也杀不过来。

最终,这两艘战船的明军将士便引爆了战船里的火药,和围着他们的倭国战船一起同归于尽了。

这两艘战船,都是属于大明中部海军,原本的山海关水师,是顾三麻子的老部下。

义字当头,为了兄弟们,他们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一如原本的历史上,顾三麻子不顾建虏势大,领着他的兄弟们前去救援阎应元据守的江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