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页

“还有,衙门中的衙役官差,以贱籍任之,难道他们就会恪尽职守,维持社会稳定了?他们凭什么要努力维持社会稳定?还有……”

一口气说了很多,最终张明伟便下结论道:“为此,我以为,认定某一个行当为贱籍的,也是没道理的事情。”

议事的文华殿内,非常地安静,所有的人都在想着兴国公的话。

有些事情,一直以来,就觉得理所当然。可是,一旦开始深究起来,就有很多事情上,道理其实是说不过去的。

特别是在这个时期,经历过了天下大乱,末日之相后,大明又在科技的带动下蓬勃发展,甚至可以说,很多事情都是靠着手艺人在推动社会建设。

崇祯皇帝也好,堵胤锡等大明高级官员也罢,经历过如此种种,他们的感受自然是更为深刻。仔细想着张明伟例举出来的种种事情,不由得都是有点惊诧。他们不得不承认,好些事情都被忽略了。

事实上,在张明伟提醒之后,这些大明高级官员也未必不会去想,如果他们或者他们的子孙后代做了错事被打入了贱籍,那是不是后世子孙也都要是贱籍了?

看到他们若有所思的神态,张明伟便恳切地对崇祯皇帝说道“要想让大明长治久安,必然是要消除尽可能多的隐患。其中一点,对朝廷不满的人越少,国家自然就越稳定。因此,我建议陛下废除贱籍,恩泽所有百姓!”

第708章 新衙门

崇祯皇帝并没有马上给出答复,而是在考虑了一会之后,问张明伟道:“那先生所说,贱人还是要有,这又是什么个说法?”

张明伟听了,并没有急着催促他下结论,耐心地解释道:“陛下,任何时候,都有人触犯律法,既然如此,我认为,这部分人便是贱人,可差别视之,以为他人戒!”

贱籍的由来,其实就是从贱人开始的,只是最终成为世代相传,还延伸到了贱业而已。

张明伟说完之后,文华殿内很安静,所有人都在考虑这些话。

他见此之下,便又补充说道:“对于这个贱人,其实就是罪囚,我想补充一点,如果其改过自新,赎罪完毕,或者说就是官判刑期到了之后,便不应再具备贱人之资,恢复良民户籍。”

最后,张明伟补充说道:“没有人是天生想当贱人,也没有谁当了贱人之后,便一辈子就是贱人的。至于子孙后代,那边更是如此。对于这点,我朝更是有许多实例证明之,陛下不妨想想,我说得这些,是也不是?”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看着张明伟的目光,忽然一下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