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费诗出手,那些根本不连贯的章句也通畅了许多,而且咬着笔杆思考许久的费诗认为这故事之所以没有吸引力,完全是因为这些传说都是虚无缥缈的南中之事,中土人看了很没有代入感。
为了提高代入感,费诗绞尽脑汁,将自己生平见到的诸事融入到这妖怪的世界之中,深深表达自己的满腔怒火和怨气。
比如自己如此大才居然被贬斥到了这荒蛮之地,
廖立这个狂士现在居然混成了雍州刺史,这很明显不公平,
定是因为廖立是荆州人,有后台,我们这些益州人没后台,也只能任人宰割。
他呼啦啦写了一大片,感觉灵感大开,
在后面几个月内又不断给文章润色,把自己生平的种种抱负都寄托在这本小说中。
别说这玩意确实很受欢迎,他每写一章,周围的几个部落就争相传抄刊印。
费诗当然不想让人知道自己一个大儒居然沦落到替蛮人写小说,只是表示自己是教化董荼那书写,让董荼那也倍感面上有光——
蛮人都能写出这么通畅的文字,我这教化水平肯定是冠绝当代,就算朝廷不用我,我这名声也能在南中广为传播了。
可过了一阵子,南中那些人又开始给费诗提意见——
这书里的猴子缝合了一堆南中和身毒传说中神仙的技能,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揍得一路上的妖怪抱头鼠窜。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牛逼的猴子为什么要保护一个没什么本事的身毒王子,还要来中土。
这个问题还真把费诗给问住了。
他一开始只是顺着董荼那的大纲往下编,哪里想过这些问题。
见董荼那等人都是一脸懵逼,他索性准备给这个故事补个前传。
“二百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