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这倒不敢——只是丞相,咱们荆州人是一家啊,荆州的儿郎都对太子忠心耿耿。

益州人早早就开始学习天书,我们这的荆州儿郎才学了多久,这放在一起考试……哪比得上选些知根知底的儿郎?

丞相放心,等这些儿郎们去了交州,一定努力学习,定不会让丞相丢脸。”

诸葛亮看着马良一脸恳切的模样,有点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

“季常啊,眼光要放的长远一点。

以后大汉的官吏逢进必考,难道你还要这些儿郎一辈子都待在交州不成?”

“蛤?”马良琢磨了许久,突然容光焕发,

“原来如此,多谢丞相,多谢丞相!”

看着马良蹦蹦跳跳离去的身影,诸葛亮笑的微微有点苦涩。

不过,他很快调整好了心态。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总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敬业无私,以国为家。

想到这,他又想起了糜芳说过,之前江陵的太子旧居改造时,曾经从太子的书房里翻到一幅字。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亮这一辈子,不知道能不能当得起一句公者……”

诸葛亮喃喃自语,可很快他又笑了出来。

当年自己与徐庶、崔钧、石韬四人纵论天下大事的时候,虽然常常自比管仲乐毅,却又何尝想过后人会如何评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