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戚金金这会儿只是瞪了他一眼,没有挥拳暴打他:
“我看不懂不要紧啊,
有你在,你可以慢慢讲给我。”
……
在刘禅的鼓励下,关中的考古热情空前高涨,
很快,有当年曹操的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献上古书,说是当年跟随曹操在并州作战时盗掘了一处古墓,从中挖出了一些竹简,不忍破坏,所以带在了身上。
虽然也有人质疑为什么挖古墓的会保护一堆竹简(最少有三马车之多,这么沉的东西是怎么带的),而且明明是出土竹简,这简片居然非常完整,甚至有点新。
这竹简是不是有点问题。
但意外的是,太子并没有表示有问题,反而好言相劝,表示这些士兵当年虽然犯下累累恶行,可现在迷途知返,也算可喜可贺,值得嘉奖。
刘禅把出土的书卷交给关中的世族阅览,这些家学渊博的豪族一眼就看出,这是大秦统一之前的文字,即古文。
现在已经没有人能认得出了。
刘禅大喜,立刻嘉奖发现此书之人,又开始征召大儒翻译文字。
众目睽睽之下,这些大儒很快就翻译出了上面的部分内容:
此书乃孔子的弟子子夏在魏国西河讲学时收的弟子所著,书中的内容则是此人讲述子夏陪孔子游学时孔子与一位高人的聊天记录。
据说那位高人姓马,散居乡野不出,和孔子以“认、识”为出发,探求人间的至高学问。
这书中的文字资料记载非常翔实具体,若不是理论宏大深奥,几乎像是刘禅临时找人著述。
尤其是此书中记载的天道可以被人认识、实践可以探求大道、还有人与世间万物要共同存续的道理怎么听都像是刘禅为推崇科学而弄出来的手段,众人当即开始有些嘀咕,甚至有些儒者已经开始质疑这竹简的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