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帝想想也觉得好笑,道:“大燕的天下,是朕的,是天家的,也是百官万民的。这样的话,高祖皇帝在讲,世祖皇帝在讲,太上皇景初朝时,也在讲。列祖列宗们讲的苦口婆心,有用么?到了朕这里,一次也没讲过。因为朕知道,朕说出来,那起子黑心的混账,也不会听进心里去。但朕看得出,贾蔷真是这样想……
哼,若大燕的世勋皆如此想,朕要省多大的气力!那起子混账,一个个恨不得把朝廷的都扒到他们家里,吃空饷,喝兵血,更甚者还妄图拥兵自重,不知死活!”
当下世道的主流,仍是先宗族,后家国。
当然,圣人大义教的是以大忠大孝,君父为先。
但事实上,连天子也默认宗族为先的规则,因为这更符合人性。
亲亲相隐,便是这等潜规则下的产物……
如今陡然蹦出个如此伟光正者来,隆安帝还真有些不适应……
但,他心里仍然受用且喜欢。
愈是这样的,反而愈珍贵。
他打算,借此事于朝廷上做些文章,敲打敲打那些勋臣世族,和一个个满口忠孝仁义的文官们。
贾蔷先拿开国功臣一脉的勋门开刀,清缴亏空,也寻到了大义之名……
贾蔷此举,之所以震惊神京城,便是因为在外人看来,他疯起来连“自己”都敢往死里打。
这个“自己”,便是贾氏宗族。
先拿世代与贾家交好的亲厚之族开刀,岂不就是在自残?
大感孺子可教的隆安帝自然不知道,贾蔷前世时,除了极少数地域外,国内大部分地方,都早已废除了宗族的概念。
莫说三代以外的远亲,就是同祖父的堂兄弟间,关系亲近的也越来越少。
这也是贾蔷一直以来,很难真正融入贾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