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的原因也就是韩厉所言,一旦秦国久攻不下,那必定会被山东各国所合纵。

孙云这个时候,出声问道:“如今你秦国军队兵临城下,却又言合,在下不解,苏将军此举又有何目的呢?”

韩厉看向孙云,道:“至于目的,自然是为了让赵国放回质子赵政,丞相若是答应,我秦国大军,便会立马撤军回咸阳,十年之内,与赵国相合,不犯兵戈,让百姓免于战乱。”

孙云大笑道:“苏劫之言,乃是当我等如三岁稚童,我等放回质子,秦国岂不再无掣肘,这等自挖坟冢,赵国岂会去做?”

朝堂上,纷纷响应,此前,在使者前来之时,大家早就猜到苏劫的目的。

自然不会答应。

孙云见韩厉无声,其余大臣也是纷纷摇头。

孙云继续笑道:“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以全胜的策略争于天下,从而既不使国力兵力受挫,又获得了全面的胜利利益,这就是你家将军的谋攻上乘之法,这位使者觉得我所言如何啊?”

韩厉面色变幻,这孙云几乎道出了全部的策略。

孙云的意思是,你明里来营救质子,实际上还是打着攻下邯郸甚至是赵国的谋划,你若凭借这一番言语,掀起了赵国的人心不定,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等到你人心不定,就可乘机攻打,事半功倍,这就是上兵伐谋。

见韩厉不说话,孙云继续道:“丞相,今日这朝堂之上,若我等不答应,明日这邯郸城中,恐怖就会谣言四起,说我等宁愿让百姓身死抗敌,都不愿放回质子以避免战乱兵戈,不顾百姓生死,到时候百姓不明就里,乘机发难,苏劫此计成矣。”

随着孙云的话语,其余的人都是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说白了,这个使臣来的目的很简单,攻心而来。

赵豹点头,道:“秦使请回吧,放回质子,此举绝不可能,若要战,我赵国上下必然拼死。”

韩厉微微闭了眼,忽然冷笑一声。

看向了孙云,随后道:“外臣常听人说不知道事情的原由就开口发言那是不明智,而明白事理、可以为事情的解决出谋划策却不开口,那是不忠贞,作为一个臣子,对君王不忠诚就该死,说话不审慎也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