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伉这才反应过来,亲自在城墙上奔走,口中大喊:“周都尉有令,今日上城墙参与防守之军卒,只要坚守岗位,奋力杀敌,每人发赏百钱,若杀叛军一人,再赏十钱,上不封顶。周都尉有令……”
在王伉奔走相告之时,站在赵虞身后的功曹书佐冯衠,亦立刻将赵虞这道命令记录下来。
仅仅只是片刻工夫,西城墙上就响起了军卒们的欢呼声。
甚至有人高喊:“郡守大人万岁!周都尉万岁!”
这些欢呼声渐渐汇聚成声潮。
在这股欢呼的声潮下,郡守长史陈朗与功曹参军荀异面面相觑。
二人在心中算了一笔账。
此刻西城墙上的守卒,大约有两千人左右——当然,这点兵力是不足以抵挡叛军的,陈朗与荀异估测今日西城墙这边,最起码也要动用五六千人,毕竟要轮换嘛。
按照六千人算,西、南、东三处城墙那就是一万八千名士卒,每名士卒赏赐一百钱,那就是一百八十万钱……
好家伙,前几日李郡守才向他都尉署发放了一百万钱用作犒赏军卒,结果今日,那位周都尉一开口,非但就立刻花完了那一百万钱,甚至还倒欠八十万钱……
要命的是,这还不包括‘杀一人赏十钱’的额外赏赐。
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这个重赏,未免也太沉重了吧?
这还没打仗呢,就花掉了上百万钱,倘若这场仗持续个几日、十几日、几十日,那还得了?
不过,倾听着西城墙上众郡卒的欢呼声,陈朗与荀异都识趣地没有吱声。
毕竟他们也明白,当下最重要的就是挡住城外叛军的攻势,相比较花些钱,被叛军攻入城内,那才是最最不能接受的局面。
片刻后,门侯王伉气喘吁吁地回到了城门楼,用沙哑的嗓音向赵虞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