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这个地方每年的十一月到次年的三四月间,几乎所有的河流都会封冻。所以,只要在这个季节行军,完全可以在河面上迅速前进:河面以及河岸浅滩可以提供够宽而且够平整的进军道路。
所以,不管是历史本位面的杜松,还是这个时空的朱由栋,要攻打已经有了相当实力的建州女真。只能是在河流还没有解冻的冬季进军,也只能沿着浑河和苏子河的河道前进!地理位置和地形决定了进军路线,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历史本位面,杜松一路作为主力,也是沿着浑河进军的,计划到了萨尔浒就转为沿着苏子河朝着赫图阿拉前进。这本来没什么问题。但这位猛将不知脑袋怎么想的,还没出发就嚷嚷着要拿头功。然后一路冒进,把其他三路友军远远抛在身后。
就这样还不够,到了萨尔浒后,他听说对方在界凡寨修缮堡垒。居然还把手下总共就三万人的部队再次分兵:两万守在萨尔浒,一万越过苏子河去打界凡寨——结果当然是全军覆没。
总之,既然明军的进军路线其实是固定的,那么对于努尔哈赤来说,本方要应对的选择其实也是固定的,必须也要围绕着浑河和苏子河来做文章:要笼城固守,就在两河交界处的后面一点:界凡寨。
要打野战,就在两河交汇处的前面一点,这块地方地势相对开阔、平坦,河面封冻以后,整个战场的宽度可以达10公里以上,足够摆开场面厮杀。这个地方,20世纪成了大伙房水库。而现在,就是萨尔浒,而不管是水库还是浒,其实都很清楚的说明,这个地方,是一个四面高中间低的洼地。
而以女真缺乏火器,缺乏重装备的现状来看。努尔哈赤怎么会傻乎乎的想着去打笼城战呢?
唯一的选择就是野战,唯一的战场,就是萨尔浒!这就是历史的宿命!
第172章 宿命的萨尔浒(二)
“大汗,奴才们已经探明,南蛮子们于二月十八出了抚顺关,目前正在沿着浑河南岸前进。”
“好!这群怕死的南蛮子终于来受死了!传令全军,开出界凡寨,越过苏子河。”
“渣!”
虽然嘴上说的硬气,但英明汗这会儿内心其实很沉重。
对面的明军摆明了抱成一团慢慢前进,而要阻止对方的前进,就只能硬碰硬的打。
而打,在本方火器部队远不如大明的情况下,只能野战。而要野战,就必须要找一个地形相对开阔的地方:地形太过于狭窄,对于火器、兵力都处于劣势的大金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战场只能是萨尔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