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页

“是啊,皇爷爷,我大明官方认定的货币是宝钞和铜钱。宝钞现在基本和废纸无异,就不去说它了。而铜钱呢?其价值又太小。所以民间也好,官方也罢,其实日常都是将白银做货币使用。但是我大明却始终没有铸造银币或者金币!”

其实不唯明朝,便是历史本位面上的我大清都一样:明明市面上的一般等价物都是白银为主了,但就是没有铸造银币。在18世纪,英国人来到中国后就惊讶的发现:中国人做生意的,家家户户都在店铺上挂几把剪刀。而普通人但凡出门,个个身上必带两件东西:小秤盘、软泥。剪刀当然是方便剪开银子用于支付。秤盘则是防止商家的秤盘有问题,至于软泥,那是用来把过于细小的银屑收集起来,到了一定程度又可以融化成一块银锭。

“这个,栋儿啊,铸币需要的本钱可是海了去啊。你的钱可够?”

“哎,肯定不够啊。孙儿现在全部身家不到五百万两呢。这个事情,得等人口普查结束后,孙儿也攒够了一千万两白银后才能开始着手。”

“嗯。”艰难的站起来,反复踱步后,万历仿佛下定了决心:“栋儿,爷爷的内库还有八百三十五万七千四百两银子。爷爷给你凑个整,先给你五百万吧。一千万两白银,够不够?”

“孙儿多谢皇爷爷!”这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了:“皇家有一千万两,户部再出五百万,孙儿再找大明海贸的股东们拆借五百万。两千万两打底,应该是够了!”

第203章 完成首次组阁

虽然在近期的内廷以及厂卫的人事调整中,王承恩没有得到任何实职,只是作为宦官的品级从奉御升为了监丞。但要说太孙监国后,权势最为炙手可热的,便是这位年仅十四岁的少年了。

没得办法啊,监国殿下的贴身秘书!所有奏章要想走到太孙面前,必须要经过他!尤其是殿下还说了,现在朝廷缺官员,请大家推荐,并且允许自荐!

哎哟,天可怜见,咱们中了举人后就已经足够保障家里人免税免徭役了。之所以还苦哈哈的反复考进士,不就是想当官么?可是今上懒得出奇,官位空了那么多,他就是不补充!终于啊,终于监国殿下要补官了,得赶紧抓住这个机会!若是抓不住,说不得下次不知道要等到啥时候!

所以,一时之间,王公公的门槛很快就被踏破了。各级官员们的献媚就不必说了,便是宫内的许多小宦官,也哭着喊着要拜十四岁的王承恩做干爹!

不过王公公是什么人?跟着太孙殿下这么多年,连萨尔浒那样的大战也亲自看过来了,什么场面没见过?所以,虽说一时之间因为突如其来的阿谀奉承而短暂的心态膨胀。但不需要任何的敲打,他很快的就自行调整了过来。

“小爷,奴婢最近三天可累坏了,一共收到三千多件帖子,都是推荐各级官员的。小爷,奴婢求您个事儿。”

“嗯?说吧。”

“小爷,这大内的小宦官虽然识字的不少。但您也知道,在这大内想要生存,就得拜干爹或者老师。这识字的小宦官更是大内各大太监们争抢的对象。所以,很多涉及到保密的事情,奴婢是不敢让这些家伙帮忙的。但是如现在这样的数千份帖子,奴婢一个人是怎么都忙不过来的。这要是误了小爷的事儿?所以,能不能从方山那边调几个学生过来?”

“哈哈哈,王承恩,你这个傻家伙。”朱由栋呵呵一笑:“孤说了让他们自荐,但可没说孤会亲自一一去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