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较为年轻的声音扭捏地答道:“稍稍有点问题。”
“这是为何?”
“本来我们预计的是三日下手,四日这天,下手的小宦官出来领赏钱我们就灭口。谁知道四日这天的早上睚眦居然出现在了国务会议上,所以我们没有灭口。这会儿事情刚刚发作,那小宦官又是要六日才能出宫……”
“糟糕!”苍老的声音中带上了一股慌张:“自始至终,你没有露脸吧?”
“各位放心,如此大事,我怎么可能露脸。从头到尾,都是王安的那位门客在奔走。”
“如此,那就把那位门客给……”
“知道了,在下刚才已经派出倭国的忍者去办事了。”
“好。”苍老的声音再次响起:“诸位,国家不幸,出此弑父恶贼。皇上昏聩,竟被此等恶贼迷惑。我等为了国家之延续,挺身而出做下如此大事。不求身后之名,但求俯仰天地而无愧于心矣。”
“老大人所言甚是。”
“现在要紧的便是嘲风和蛊雕了,不过只要睚眦一去,有没有他们的配合都是小事。我等现下先离京吧,在各地静观时局变化。还请诸位身处江湖,亦当心有朝堂。毕竟,未来众正盈朝之日,当在不远矣!”
第232章 历史未能重演(三)
当一月四日晚上,通过自己特有的消息渠道得知皇城内现在开始戒严后。汪文言知道,他该跑路了。
南直隶徽州府的歙县人民,在大明的官场中是出了名的难管理:较真,爱打官司,爱聚众……在这样一个群体里,居然能够成为狱吏,汪文言此人的厉害,自不待言。
早年的他因为年轻,贪污受贿的时候做得不太干净,监守自盗被人揭发,眼看着就有牢狱之灾。而一般来说,身为监狱长的,最不能忍受的就是住进监狱里去。所以他很干脆的弃职逃跑了。
这一跑就跑到了北京,然后结识了朱常洛的心腹王安,处处不受待见的他在王安这里得到了欣赏和极高的礼遇。由此,汪文言自然对王安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激之情。
两年前的离间天家情分案,王安被杀。汪文言在失去了恩主的同时,也对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朱由栋产生了刻骨铭心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