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按照行程,朝鲜这个事情的另一个主角,这会儿也快到了。”
……
朱由栋说的另一个主角,自然便是丰臣家的遗孤,在太湖上住了三年半之久的丰臣国松及其老师、家臣们了。
此时,这支队伍正在通过天津到北京的公路,迅速的朝着北京前进。
在一辆巨大的,车首有着金黄色五三桐标志的四轮马车里,高攀龙与十一岁的丰臣国松相对而坐。
“老师,您见过陛下么?”
“早年皇上在南京的时候,为师曾经见过他一次。不过并不是正式会面,只是隔得远远的看了一眼。”
“哦~”国松丸眼睛转了转:“老师,这次我们去北京就是陛见了吧?除了面见陛下的礼仪,我还需要做什么呢?”
“殿下这次被召入京,想来我朝即将对德川逆贼展开进攻了。所以,陛见的时候,殿下一定要着重表明三点态度:第一,你在太湖寓居这些年,通过努力学习,已经明白了天下与天子的真正含义。知道大明皇帝陛下才是唯一的天子。第二,你回到日本主政后,一定向大明上表称臣。第三,从你之后,丰臣家代代子弟都会对大明和朝鲜保持友好,绝不再动刀兵。”
“老师,这三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学生这些日子看金陵日报。那个,暹罗逆贼酋首伏诛后,整个暹罗四分五裂。那,我日本将来会不会也是落得如此下场?”
“这个嘛……”
和丰臣国松接触三年多了,高攀龙也好,杨涟左光斗等人也罢,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位流亡的殿下。
一方面,是这位殿下虽然年纪很小,但从小受到的文化教育是没有问题的——到底是丰臣家的独苗嘛。普通的文字功底、和歌、茶道,都熟练得很。更重要的是,日本的文化深受唐宋的影响,而且因为当年神风的原因。日本本土并未遭到蒙元的征服。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日本保留的唐宋文化礼仪比大明还要原汁原味。
比如说高攀龙等人第一次见到丰臣国松的时候,国松丸为了表示郑重,特意的挂掉眉毛,面上敷上厚厚的白色粉末,再把牙齿涂黑——这种装束本来就是起源于唐朝。
这些东西,对于高攀龙等人来说,其吸引力简直就是致命的。而把这一份礼仪完美展示出来的丰臣国松,自然得到了高攀龙等人的喜爱。
另一方面,这位虽然是亡国家族的遗孤。但仍然存了一份回国执政的希望。这点希望,对于政治上被朱由栋严厉打击,前辈、中坚几乎全部凋零的东林党来说。那简直就是唯一的救命稻草——要实现东林党的政治理想,不一定非得在大明嘛!我们在日本一样可以致君尧舜上!到时候就可以让世人看到,我们东林党人,也是能够做实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