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页

一开初,侯爵号的速度不过只有四、五节。但是,在缓慢行驶大半个小时后,轮机舱的胆子慢慢的大了起来,侯爵号的速度逐渐的提升到了十节。

渐渐的,循着探照灯的光束,明军战舰的身影在加西亚的望远镜里越来越清晰了。

“阁下,敌人已经距离我们万米以内。”

“哈哈哈,这就是进入我们主炮的射程了?命令,舰首主炮,先来一发!”

“遵命,阁下。”

就在炮术参谋准备走到通讯铜管处传递命令的时候,异变陡升!

圣克鲁兹号突然的全身剧烈抖动了一下,然后,一串沉闷的爆炸声,从船底传了上来。

“怎么回事?触礁?”

叮铃铃的电话声在指挥塔内响起,值班参谋拿起听筒还没来及说话,话筒里就传来一阵惶急的大吼:“司令官阁下,我们触雷了!船底破损,大量海水涌入!”

第691章 燃烧的马六甲

一艘船的吃水深度,虽然因为所在水域的不同而有较大区别。但基本的计算公式还是有的:船只自身的排水量(吨)除以他的横截面积(平方米)。

当然,因为战舰的横截面积在位置不同的情况下很不一样,所以这个公式不一定准确。但基本上,按照上面这个公式计算,是八九不离十的。

总之,侯爵号的吃水深度在马六甲海域,是55米。而排水量只有1200吨左右的风帆战舰,在极限负荷下,其吃水深度也只有41米左右。

本来按照明军布置水雷35~4米的定深,基本上这些自杀性的风帆战舰是可以把沿途所有水雷全部引爆的。但,凡事总有例外。一枚因为浮漂质量问题而下沉得很深的水雷,投放入水后,降到了水面下43米的位置。

大明海军的技术人员当然知道对方的巨舰吃水深度绝对超过四米,但为什么一开始就不把水雷定位深一点呢?还是质量问题。布置得太深,水雷要么彻底沉下去,要么就自爆了。所以,一般都是定深在35米至4米的样子——这个位置,便是连对方的重巡都要一网打尽了。

不过战场嘛,很多时候总是充满了意外,一枚水雷因为浮漂浮力不足,稍稍多下沉了一点,然后又运气爆棚的靠上了圣克鲁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