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不稀奇,秦汉有蟠螭灯,唐代有转鹭灯,宋代有马骑灯,都是走马灯的样式。
能奏乐的,唐代便有了仙音烛,不过仙音烛的工艺,到大宋都已经失传了。
苏油说道:“这盏灯,这可不光光是给官家的万寿贺礼,还要体现出我们眉山江卿四家共同的工艺水平,打响各工坊的名头。”
当下敲定工艺,外轮廓苏油负责,用十二根玻璃柱子,顶上装饰玻璃的十二生肖,这还是刚刚在学宫门口看来的。
第一百九十二章 短板
柱子间用彩绘玻璃板拼接,上为山川河流,上为日月五星,中间是白云流霞,整体是大宋已有的无骨灯形制。
内层旋转部分,石家提供机括,轴承,扇叶等金属部件,用黄铜,加上苏油提供的酒精喷灯,那亮度绝对会将目前大宋所有灯都给比下去,灯罩上头热量也足,可以提供足够的动力。
灯大,音乐盒子就可以做得很大,可以排布一首长曲。
这个苏油就帮不上忙了,八娘出主意,要吉祥,要没毛病,那就从成曲中选现成的,《庆宫春》这曲牌,最是喜庆吉利不过。
众人不由得都连连叫好。
除了灯体,还要绦穗装饰,那就得麻烦苏家提供织绣了。
至于图案,走马灯一般都是匠人做的,基本都是武将神仙一类。
苏油建议不用这个,我眉山诗礼之乡,东西必须雅致才行。
就山水,江上清波白帆,路上车马行人,天上飞鸟流云,官家更喜欢看到的,怕是自己的秀丽江山。
为了让运动路线更丰富,灯内还要加机关,将内筒分为三层套接,分别对应天,水,地。
在旋转的同时,各层还可以进行不同规律的上下垂直往复运动,这样人物车船飞鸟就不是平移了,还走出了相对复杂的路线,营造出动画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