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司马学士之言,于两汉是为真理,到今天,却值得商榷了。”
“为什么呢?因为农时是固定的,而工商产出,则是不固定的。”
“北方种麦一季,南方种稻两季,就稻麦而言,地不可增,则农赋不可增。”
“工商则不然,如果将工坊比喻成土地,金融流通比喻为水渠,产品比喻为稻麦,则其产出,完全依赖与生产与销售效率。”
“就以蜀中产盐来说,十五年前,蜀盐开始枯竭,这就好比农业遭遇旱情,然而自深井打出,工艺改良,大船造好之后,如今蜀中,盐产量比十五年前,所增不下十倍!”
“即便这样,市场远没有饱和,盐价至今未降,为什么呢?因为有很大一部分用在了别处。”
“或者用于库藏,作为盐钞宝钞的对等质押品;或者作为原料,用于生产其余物资。不管如何,司马学士所言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之论,适用于千年之前,却不是如今的现状。”
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方夜谭
“蜀中土地,早已千人耕万人食,户部档案,皇宋有田产之家,未足两成。”
“其余的人,难道全靠租种生活吗?明显不是,尤其在蜀中,汴京,杭扬三处,大家都知道,肯定不是的。”
“这三处地区,民用多赖工商,因此司马和安石公,两论其实是各持一端,必须综合起来,才是如今大宋的实际情况。”
“安石公所言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此话也过于武断。如果此语用于大宋的农人,臣实在无法想象,除了增加土地,补贴农具种子发放给无地流民,增加农户一如蜀中十年前做法那般,用它法如何才能做到。”
“不过用于工商,臣认为安石公所言完全正确。今日计司举措,汴京城内各司监坊理顺财务,就是化瘠土为良田;成立皇宋银行,加快金融周转,就是开渠建陂,调养水源;将作胄案实行一日三班,歇工不歇业,便是一季多收,增加物产。道理很简单,做起来也不复杂。”
“安石公所言理财非当前急务,臣也赞同。但是对于首务,看法却又有差。”
“三月朝会,臣已经提醒过诸公注意黄河,之后臣在胄案,将作,准备了工料,面粉,以备今日之需。”
“如今,黄河已决,臣在胄案,将作,已经准备了成药,口罩,以备数月之后的大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