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页

赵顼笑了:“正是这个意思,君臣之约,不可相负。”

苏油躬身:“臣必竭尽肝胆,报效赤诚。”

奏对到此,算是告一段落,和一般入相之前的君臣奏对完全不相同,两人之间,更像是在谈心。

而那些历任宰相们入对之时的时政,在苏油这里,反倒成了细务。

思想问题,才是大问题。

问题全是勉强解决,话题才转到了南海四路上,渐渐轻松了起来。

赵顼桌上有一套功夫茶具,这玩意儿也是苏油搞出来的,两人干脆开始用松果碳和银霜碳烹起茶来。

所谓两人烹茶,就是一个做,一个看。

赵顼的茶自然是上品,苏油在一排精美的锡盒里边挑出一盒,打开来看了看:“洞庭山上碧螺春?”

赵顼笑道:“饮食之道上,明润从来都是行家,这茶才发现没多久,曾布用蜀中炒茶之法制得后贡上来的。说是你的主意。”

那就不用客气了,苏油都还没喝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次三苏被调查,赵顼还有些不好意思:“明润,廷对的时候没有说,你宗兄苏颂,我准备让他编纂《唐六典》,为改革官制做准备。”

苏油说道:“宗兄对前朝典章制度知之甚祥,陛下这个任命可谓得人。”

赵顼看着苏油熟练地用酒精喷枪在银霜碳上喷扫引火:“苏轼那里,当如何安排?”

苏油有些无语,所谓宠臣,估计就是这样被皇帝惯出来的,说道:“陛下,子瞻文字的确有失检点,御史污他辱慢君上,讥讪朝政,这些是胡乱攀引。”

“但是他外任太守,不是没有上奏之权,却不守制度,通过诗词发泄。”